题名

清代彰化縣儒學的生員教育

并列篇名

Education of the Sheng-yuan in Changhua County's Local Government Schools during the Ching Dynasty

DOI

10.6910/BER.200509_(51-3).0003

作者

彭煥勝(Huan-Sheng Peng);吳正龍(Chen-Lung Wu)

关键词

清代 ; 彰化縣儒學 ; 生員 ; 臺灣教育史 ; 殿試 ; Ching Dynasty ; Changhua's local government school ; Sheng-yuan ; educational history of Taiwan ; imperial examinations

期刊名称

教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51:3期(2005 / 09 / 30)

页次

53 - 8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彰化自雍正初年設置儒學以來,即被賦予「建學立師,以彰王化」的使命。彰化士子亦不負眾望,於科舉考試屢獲佳績,在臺灣科舉史上具有重要成就。本研究以彰化縣儒學爲中心,從官方的立場,就縣學選拔生員、培植生員、舉行學禮及生員出路等議題,探討其在教育體制上的運作方式。經研究發現清代彰化縣學,共約錄取1,378名文生員和488名武生員。文、武生員進入儒學後,必須接受講習、考課、遵守學校規範,修養個人品性,參與學宮各項禮儀。經過儒學校的教育後,優秀生員可以出貢,參與鄕、會試,邁向另一仕途高峰。隨著彰化科舉士人的增加,彰化已由清初的「移墾社會」,逐漸地走向「儒學化」,並造就日後具有地方色彩的文化風貌。

英文摘要

Ever since the government schools were established in Changhua County in the early years of Emperor Yung Cheng, Changhua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preading Confucian principles of imperial grace and mercy and cultivating the educated class. The people of Changhua always succeeded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which was also a significant achievement in the history of these examinations.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Changhua's local government schools from an official perspective, investigating how these schools worked with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s of people who succeeded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one could see a localized Changhua cultural climate being created: for example, we see this in the emergence of the Sheng-yuan. In the article, such questions will be discussed as how the officials chose the Sheng-yuan, how those Sheng-yuan were cultivated, how the polite ceremonies were held, and the future of the Sheng-yuan.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彭煥勝、吳正龍(2003)。教育研究集刊
    連結:
  2.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明清史料
  3. 中國歷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92)。中國歷史大辭典:清史卷
  4. 允陶、傅恆、張廷玉、蔣溥、陳大受、阿克敦(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9冊):欽定大清會典
  5. 毛一波(1958)。彰化縣志稿:教育志
  6. 王必昌(1952)。重修臺灣縣志
  7. 王惠琛(1990)。清代臺灣科舉制度的研究
  8. 王瑛曾(1961)。重修鳳山縣志
  9. 王德昭(1982)。清代科舉制度研究
  10. 伊原弘(2003)。作為社會性制度的教育與科舉-從底層通向權力之路
  11. 伕名(1985)。清實錄:世祖章皇帝實錄
  12. 伕名(1969)。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
  13. 余文儀(1775)。績修臺淫府志
  14. 李弘祺(1989)。科舉-隋唐至明清的考試制度
  15. 李雄揮(1992)。東師語文學刊
  16. 沈茂蔭(1962)。苗栗縣志
  17. 沈雲龍(1989)。欽定科場條例
  18. 周元文(1712)。重修臺灣府志
  19. 周愚文(2001)。中國教育史綱
  20. 周鍾暄(1717)。諸羅縣志
  21. 周璽(1836)。彰化縣志
  22. 季麒光(1684)。臺灣縣志
  23. 林孟輝(1999)。孔孟月刊
  24. 林孟輝(1998)。清代臺灣學校教育與儒學教化研究
  25. 林豪(1963)。澎湖廳志
  26. 金鍥、吳振之(1978)。成大歷史學報
  27. 施葆修(1873)。施葆修鄉試銖卷
  28. 施懿琳、楊翠(1997)。彰化縣文學發展史
  29. 洪安全(1994)。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1994-1995)
  30. 洪棄生(1962)。寄鶴齋選集
  31. 洪孺(1970)。洪棄生先生遺書
  32. 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
  33. 孫壽銘(1882)。臺灣中部碑文集成
  34. 秦士望(1735)。臺灣中部碑文集成
  35. 高明士(1984)。唐代東亞教育圈的形成一東亞世界形成史的一側面
  36. 高明士(1999)。中國教育制度史論
  37. 高拱乾(1696)。臺灣府志
  38. 乾隆帝(1747)。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20冊):欽定大清會典則例
  39. 商衍鑾(2003)。清代科舉考試述錄及有關著作
  40. 國學文獻館(1993)。臺灣研究資料彙編
  41. 崑岡(1899)。欽定大清會典事例
  42. 張世珍(1760)。彰化縣志
  43. 張是初(1954)。臺灣文獻
  44. 莊吉發(2000)。臺灣文獻
  45. 連橫(1918)。臺灣通史
  46. 陳昭瑛(2000)。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
  47. 陳培桂(1977)。淡水廳志
  48. 陳淑均(1993)。嘎瑪蘭廳志
  49. 陳朝龍(1984)。新竹縣采訪冊
  50. 陳夢雷(1706)。古今圖書集成(第90冊):經濟彙編,禮儀典304卷幸學部
  51. 陳夢雷(1706)。古今圖書集成(第19冊):方輿彙編,職方典竹55卷襄陽府部-藝文
  52. 陳夢雷(1706)。古今圖書集成(第89冊):經濟彙編,禮儀典202卷文廟祀典部
  53. 陳肇興(1962)。陶村詩稿
  54. 傅端銓(1880)。臺灣教育碑記
  55. 黃光亮(1976)。清代科舉制度之研究
  56. 黃進興(1994)。新史學
  57. 黃開基(1840)。臺灣教育碑記
  58. 楊紹旦(1991)。清代考選制度
  59. 葉憲峻(1999)。臺中師院學報
  60. 葉憲峻(2003)。清代臺灣教育之建置與發展
  61. 廖麗君(1998)。臺灣孔子廟建築之研究國學制的影響及廟學關係的變遷
  6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清會典臺灣事例
  63. 趙爾異、柯勒恙、繆荃孫、王樹精、吳廷變、夏孫桐(1927)。清史稿
  64. 劉兆檳(1979)。清代科舉
  65. 劉良璧(174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
  66. 劉海峰、李兵(2004)。中國科舉史
  67. 鄭玄(1206)。禮記鄭注
  68. 賴志彰(1993)。臺中文獻
  69. 戴寶村(1985)。師大歷史學報
  70. 謝金巒、鄭兼才(1807)。續修臺灣縣志
  71. 謝長法(1997)。孔孟月刊
被引用次数
  1. 劉蔚之(2010)。傳統學術轉型或是西方學術延伸?─五十年來《 教育研究集刊 》哲史類論文在我國近代教育學史上的意義。教育研究集刊,56(2),1-40。
  2. 商瑈(2007)。求是與求實——黃式三的論語學。興大中文學報,21,25-57。
  3. 商瑈(2008)。黃式三《易釋》的「通貫」精神。東吳中文學報,16,135-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