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劉蕺山「形上形下」思想探析-以朱子哲學加以參照

并列篇名

Jishan's Thought of "Metaphysics and Physics": Reference to Zhuzi's Philosophy

DOI

10.29419/SICL.201507_(40).0008

作者

張莞苓(Chang Wan-ling)

关键词

劉蕺山 ; 朱子 ; 形上形下 ; Liu Jishan ; Zhuzi ; Metaphysics ; Physics

期刊名称

中國文學研究

卷期/出版年月

40期(2015 / 07 / 01)

页次

303 - 34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明末劉蕺山的思想呈現多元複雜的面貌,在理氣、心性論間的關係上,一方面強調「氣」,一方面又強調「性理」的超越性,又以「心」作為主體,因此學界對於其哲學定位歷來眾說紛紜。此中關鍵處在於蕺山對於「形而上下」的看法頗具特色:「形上」即「形下」,其不能離開「形下」而論,但又有主宰之尊,使得「氣」、「理」、「心」、「性」皆統為一,又不失分際。因此將著力處理其「形上形下」的關係,首由蕺山反對朱子之言論進行分析,展現蕺山的疑慮與立論角度,建構其理氣、心性之間關係,凸顯其「形上形下」的一體性;其次,點出蕺山思想中超越的一面,呈現其「形上形下」關係的複雜性;最後,區分出蕺山「形上形下」思想的層次,強調應將「邏輯概念」與「實際存有」的層次分開,找尋分合之間的平衡點,並與朱熹之義理體系進行比較,以更為全面而清晰地理解、呈現蕺山思想之內涵與意義。

英文摘要

The Ming Dynasty's Confucian Scholar Liu Jishan's thought is very complicated. He not only emphasized "qi" but also placed emphasis on "li"'s transcendence. Furthermore, he thought that "mind" is our moral subject. Because of these, for long his philosophy is hard to be found the orientation. The critical factor is about his thought of "metaphysics and physics". Liu Jishan thought that "metaphysics" is just "physics", and it can't leave "physics". But "metaphysics" still got dominance. According to this, "qi", "li", "mind", and "human nature" are unified, but there still go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The topic will be approached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to confer the unity of Liu Jishan's thought of "metaphysics and physics" from discussing his opposing opinions about Zhuzi's theory. Secondly, to show the transcendental part of Jishan's theory. Thirdly, to differentiate and find a balance between "logical concept" and "actual existence" of Jishan's theory.And, comparing the philosophies between Liu Jishan and Zhuzi to understand Jishan's meanings and thought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月惠(2004)。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5,177-218。
    連結:
  2. 林月惠(2001)。劉蕺山對《大學》〈誠意〉章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407-450。
    連結:
  3. 陳榮灼(2009)。論唐君毅與牟宗三對劉蕺山之解釋。鵝湖學誌,43,71-94。
    連結:
  4. 楊祖漢(2007)。論蕺山是否屬「以心著性」之型態。鵝湖學誌,39,33-62。
    連結:
  5. 宋朱熹(2004)。四書集注。臺北:世界書局。
  6. 宋朱熹、陳俊民校編(2000)。朱子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
  7. 宋朱熹、黎靖德編(1986)。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
  8. 明劉蕺山、吳光編(2007)。劉宗周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9. 王瑞昌(2000)。論劉蕺山的無善無惡思想。鵝湖月刊,25(9),18-32。
  10. 古清美(2004)。慧菴論學集。臺北:大安出版社。
  11. 牟宗三(2006)。心體與性體(二)。臺北:正中書局。
  12. 何俊(1998)。劉宗周《人譜》析論。中國哲學史,1,81-88。
  13. 李明輝(2001)。劉蕺山思想中的「情」。「情欲明清」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南港:
  14. 李明輝(2001)。劉蕺山對朱子理氣論的批判。漢學研究,19(2),1-32。
  15. 李振剛(2004)。證人之境─劉宗周哲學的宗旨。臺北:大安出版社。
  16. 李慧琪(2009)。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7. 杜保瑞(198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18. 東方朔(1997)。劉蕺山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 林月惠(2004)。劉蕺山論「喜怒哀樂」─兼論其在身心修養之意義。法鼓人文學報,創刊號,61-87。
  20. 金春峰(1984)。朱熹哲學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1. 侯外廬編(1987)。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22. 姚才剛(2000)。論劉蕺山對王學的修正。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53(6),755-759。
  23. 唐君毅(2006)。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學生書局。
  24. 衷爾鉅(1993)。蕺山學派哲學思想。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
  25. 高海波(2009)。試論劉宗周的「格物」思想。中國哲學史,3,41-50。
  26. 張豈之(1980)。論蕺山學派思想的若干問題。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4),13-19。
  27. 張莞苓(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8. 許珠武(2001)。海峽兩岸劉蕺山思想研究綜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1(4),83-94。
  29. 陳佳銘(2009)。劉蕺山的易學中之「以心著性」型態。鵝湖,35(4),33-44。
  30. 陳來(1990)。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31. 陳建明(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
  32. 陳美玲(2002)。劉蕺山論《中庸》首章─蕺山哲學的慎獨論。哲學與文化,29(10),948-964。
  33. 傅咨銘(201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輔仁大學哲學所。
  34. 勞思光(2006)。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下)。臺北:三民書局。
  35. 黃敏浩(1998)。劉宗周「四句」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8(3),105-116。
  36. 黃敏浩(2010)。牟宗三先生對劉蕺山「物即是知,非知之所照」的詮釋。當代儒學研究,8,101+103-118。
  37. 劉述先(1995)。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8. 錢穆(1994)。朱子新學案。臺北:聯經出版社。
  39. 鍾彩鈞編(1998)。劉蕺山學術思想論集,臺北:
  40. 韓國茹(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湖南,湘潭大學哲學與社會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