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臺鐵局機務機班乘務人員生活品質與工作壓力之關聯性研究-以左營機務分段為例

并列篇名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Life and Taiwan Railway Administration- Example of Zuoying Rolling Stock Branch

作者

湯靜薰

关键词

臺鐵機班 ; 乘務人員 ; 生活品質 ; 工作壓力 ; 因應策略 ; Taiwan Railway Administration ; rshift worke ; Quality of Life ; Job Stress ; Coping Strategy

期刊名称

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學位論文

卷期/出版年月

2017年

学位类别

碩士

导师

吳有龍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臺灣鐵路管理局左營機務分段機務機班乘務人員生活品質與工作壓力現況、來源、相互關聯性以及其因應工作壓力的策略。本研究以臺灣鐵路管理局左營機務分段8名機務機班乘務人員為研究對象,採用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取向的研究方法;再經由文獻探討、深度訪談,綜合整理與分析資料後,得到之結論期可對臺灣鐵路管理局機務機班乘務人員的管理與行車安全上提出建議。茲將所得結果縷列如下: 一、機務機班工作對生活品質的影響,機班人員表示在生理、心理、家庭關係及人際互動方面之影響的有:生理時鐘混亂造成睡眠障礙影響身體器官及體力耗損、注意力不集中及情緒波動異常、家庭關係停滯與疏離、缺乏交友機會及社交活動貧乏等現況。 二、機務機班人員乘務工作壓力的來源主要包括噪音、粉塵、車廂通風不良、工安設備的安全性、年紀大小、服務年資長短、學歷的高低、婚姻的狀態、職務的高低、身體健康情況、管理方式及領導風格等領域,多少都給臺鐵機務機班人員帶來了不同的工作壓力。 三、機班工作壓力對生活品質具有負向影響,工作壓力愈大,其生活品質滿意度愈低。機務機班人員工作訓練嚴格、工作要求高,對工作內容及工作與家庭等生活品質的覺知程度,則直接受到影響。 四、機務機班乘務人員面對工作壓力的因應策略大多數以正向的因應策略「尋求支援」、「面對問題」及「理性思考」等策略使用最多,受訪者皆認為面對壓力時,在壓力無法解決時,先確定問題,找尋其他可能的解決方法,勇敢的面對,直接與工作壓力對決,然後就是把事情解決。

英文摘要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iscus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lity of Life and Stress at Work of shift crew member in Zuoying RollingStock Branch by investigating their life style and the strategies they take to face the stress of work. The samples consist of 8 crew member working shift duty in Zuoying Rolling Stock Branch. It was adopted by in-depth interview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in-depth interview, and integrate and analyze the data. Expected findings can advise on the management of Taiwan Railway Administration class machine maintenance crews and road safety. 1. The effect in Quality of Life to worker doing the shift work: They stated that the effect in mental, physical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family and friends are the following: Biological clock disorder makes the sleep-disorder, and then causes organ disorder, physical strength weakness, unfocused, family relationship stagnation and isolation, and lacking in opportunity of social activities. 2. The stresses of work are mainly from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noise, particle, stuffiness, safety. And mental and physical status: age, number of served years, academic background, marriage status, position, physical condition, management style. The reasons Mentioned are probably bring the stress to the crew members. 3. Stress of work negative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the higher stress, the lower Quality of Life satisfaction. The members are under strict training, higher working expectation. The consciousness toward Quality of Life under stresses of work is affected directly. 4. The strategies of members toward the Stress of life are mainly using positive way like [seeking help], [facing problem], and [rational thinking]. Survey candidates all think when facing stress and find no way escape. Make sure what the problem is, seek the possible solution, and bravely face it.Finish the problem and release the stress.

主题分类 電機資訊學院 > 資訊管理學系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参考文献
  1. 許森彥(2009)。以Karasek模式評估高科技產業男性輪班工作者之工作壓力。中華職業醫學雜誌,16 卷2 期,109-117 頁。
    連結:
  2. 王佳慧、李碧霞、鄭綺、高靖秋、楊勤熒、蔡仁貞(2006)。護理人員疲倦/活力度、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研究。新台北護理期刊,第8 卷第1 期,7-16 頁。
    連結:
  3. 王穎駿(2006)。我國機場安檢人員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研究。運輸計劃季刊,35卷1期,35-36頁。
    連結:
  4. 田蘊祥(2002),公務人員工作壓力之世代差異研究:以考試院部會機關為例,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連結:
  5.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7)。職場紓壓達人。台北市:職場健康促進暨菸害防治輔導中心。
    連結:
  6. 宋禮彰(2002)。組織變革中國民小學行政人員工作壓力及因應方式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中市。
    連結:
  7. 洪榮昭(1992)。臺灣地區工作生活品質調查研究(民國八十年度)。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印。
    連結:
  8. 施佳君(2007)。ICU 護理人員的自覺工作壓力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之探討。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碩士班論文。
    連結:
  9. 連靜雯、劉伯祥(2001)。年齡及日韻律型態對輪班護理人員睡眠之影響。人因工程學刊,第3 卷第1 期,民國90 年,57-63 頁。
    連結:
  10. 許森彥(2009)。以KARASEK模式評估高科技產業男性輪班工作者之工作壓力。中華職業醫學雜誌,16 卷2 期,109-117 頁。
    連結:
  11. 陳家聲、樊景立(2000)。我國國人工作生活品質經驗之研究。管理評論,第19卷,第1期,31-79頁。
    連結:
  12. 黃婉菁(2002)。從工作生活品質、工作壓力觀點探討社會工作者對專業生涯承諾之
    連結:
  13. 曾濪瑤(2004),醫學中心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探討,台灣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連結:
  14. 葉龍源(1998)。國民小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連結:
  15. 張新立、朱來順(2008)。鐵路司機員適應影響行車安全壓力源之能力量測,運輸計劃季刊,37卷2期,139-164。
    連結:
  16. 張家禎、王興耀、劉宏文(1993)輪班制度對工作人員睡眠品質、睡眠時間、心理及家庭功能之影響,高雄醫學科學雜誌,第四卷第七期,頁410-417。
    連結:
  17. 蔡芳梅(2007)。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
    連結:
  18.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連結:
  19. 羅月華(2003)。國民小學校長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調查研究-以台南縣市為例。
    連結:
  20. Delamotte, Y. & Walker, K.F., 1974, “Humanisation of of work and the quality of working life—Trends and issues”,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Labour Studies Bulletin, Vol. 11, PP.3-14.
    連結:
  21. Delamotte, Y. & Takezawa, S.I., 1984,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in internationalperspective”,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連結:
  22. Fields, M.W. & Thacker, J.W., 1992, “Influence of Quality of Work Life on Company and Union Commitment”,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Vol. 35, PP. 439-450.
    連結:
  23. Folkman,S.(1984)Personal control and stree and coping processes:A theoretical analysi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0(4),839-852
    連結:
  24. Greenberg, G. (1995). Comprehensive stress management. New York: ViKing.
    連結:
  25. Havlovic, S.J., 1991, “Quality of work life and human resource outcome”, Industrial Relations, Vol. 30, ISS:3, PP. 469-479.
    連結:
  26. Jamal, M.(1990). "Relationship of job stress and Type-A behavior to employees'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sycho- somatic health problems, and turnover motivation", Human Relations, 43(8), 727-738.
    連結:
  27. Kirman, F., 1989, “The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Robertics and The Professional EngineerManagement Decision, Vol. 27, No. 4, PP. 48-54.
    連結:
  28. Lazarus, R.S., & Folkman, S.(1984) Stress, appraised, and coping. NewYork:Springer.
    連結:
  29. McCormick,J(1997).Occupational stress of teachers: Biographical differences in large school system. Journal of EducationalDdminstration,35(1),18-38.
    連結:
  30. Nadler, D.A. & Lawler, E.E., 1983, “Quality of work life: Perspectives and directions”, Organizationl Dynamics, Vol. 11, No. 3, PP. 20-30.
    連結:
  31. Patton, M.Q. (1990).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2nd ed).Newbury Park_Sage.
    連結:
  32. Pithers,R.T.,& Fogarty,G.J.(1995). Symposium on teacher stress: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vocational teacher. British Journal of DucationalPsychology, 65, 3-14.
    連結:
  33. Jossey-Bass. Shamir, B. & Salomon, I., 1985, “Work-at-home and the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Academyof Management Review, Vol. 10, No. 3.
    連結:
  34. Steers,R.M.(1977).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of organizationalcommitmen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2:47-56.
    連結:
  35. Steers, R.M. (1988). Work and stress Introduction to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Sutherland.
    連結:
  36. Westly, V.A.(1979).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quality of work life”, Human Relations,Vol. 32, No.2, PP. 113-123.
    連結:
  37. White, L. & Bruce K., 1990, “The Effect of Shift Work on the Quality and Stability of Marital Rel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Vol. 52, PP. 453-462.
    連結:
  38. 中文部分
  39. 陳世瑜(2003)。輪班工作人員休閒參與程度和休閒心理需求、休閒阻礙關係之探討。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0. 吳宗立(1996)。國中學校行政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教學報,8,99-131頁。
  41. 吳榮福(2001)。台南縣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42. 吳明順(2002)。國民中學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43. 吳清山(2005)。工作壓力。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5,135-141頁。
  44. 吳盈江 - 護理研究, 1993 - AIRITILIBRARY.COM
  45. 王慶元(2008),護理人員工作壓力以花蓮地區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46. 杜明山(2008)。保安警察人員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之研究-以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四總隊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47. 李聰明(1995)。快速輪班對核能電廠值班作業工作品質之研究。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工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48. 李怡芬(2007),國小教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以桃竹苗地區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49. 李勝彰(2003)。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退休態度之研究。國立彰化師大教育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50. 李晉男(2002),台南科學工業園區高科技研發人員工作壓力、因應方式與職業倦怠之關係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51. 李瑞文(2002)。國立大學校院人事人員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52. 李明濱(2005)。壓力人生-情緒管理與健康促進。台北市:健康文化。
  53. 林育妃 (2004)。國民小學總務主任工作壓力與工作滿意度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54. 林昭男(2001)。國小主任工作壓力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55. 林立曼(2001)。戶政人員工作壓力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 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56. 林靜黛(1987)。自動化對工廠員工工作生活品質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7. 周佳佑(2005)。工作壓力的認識與改善。T&D飛訊,37期,27-32 頁。
  58. 許仁宗 ( 2004 ) 。台北市基層員警壓力與組織承諾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59. 許建盛(1996)。我國企業輪班工時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60. 陳光榮、許靜宜(1997)。不同的輪班系統對工作者生理健康、社交及家庭生活、工作態度影響。人力資源學報,第8 卷,71-96 頁。
  61. 陳世瑜(2003)。輪班工作人員休閒參與程度和休閒心理需求、休閒阻礙關係之探討。
  62. 陳村河(2001),國營事業民營化留用員工工作壓力之研究-以台肥公司員工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63. 陳青勇(2001)。國民小學兼行政職務教師工作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台中市。
  64. 陳廷楷(2002)。國小教務主任在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下之工作壓力與因應對策研究。
  65.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66. 陳向明(2004)。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台北市:洪葉文化。
  67. 陳莘昀(1994)。工作無壓。台北市:先見。
  68. 陳怡靜(2003)。國內經理人與派外經理人壓力來 源、壓力管理策略與工作態度關係之研究。長榮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縣。
  69. 溫秀梅 (2007)。馬祖地區人事人員角色衝突對個人 工作壓力及工作生活品質影響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70. 相關研究。高雄醫學大學型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縣。
  71. 游再生(2007)。勞務外包人員工作壓力工作生活品質與留職意願探討–以中華電信北區查號人員為例。佛光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72. 曹國雄(1991)。從工作生活品質談工作環境的改善問題,提升生活品質與企業發展國際研討會,頁211-225。
  73. 郭盈卿(1999)。空服員工作壓力、工作滿意、休閒滿意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
  74. 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75. 張志培(1995)。輪班人員之工作適應性探討。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管理技術研究所工業管理學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76. 楊筑雅(2002)。台鐵司機員工作壓力與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縣。
  77. 楊國展(1995)。警察工作壓力與適應之調查研究。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78. 楊麗華(2001)。員工工作生活品質滿意度與個人工作績效關係之探討-以台北凱悅大飯店為例。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79. 劉玉玲(2001),組織行為。台北市:新文京。
  80. 劉雪貞(2003)。國民中學校長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81. 50 期 ,174-175 頁。
  82. 鄧柑謀(1991)。國民中學訓輔人員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
  83. 賴政忠(2001)。調查局外勤調查員工作績效制度與工作壓力之研究。私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縣。
  84. 盧天駒(1987)。輪班人員的工作適應與社會適應之探討。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研究所工業管理組,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85. 繆敏志(1993)。工作壓力之理論 基礎與模式及其管理方法。中國行政,53,21-46頁。
  86. 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87. 廖怡婉(2002)。輪班對工作生活品質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88. 英文部分
  89. Ahmed, H.(1981). “Quality of work life: A need for understand”, Indian Management,Vol. 20,No. 11, PP. 29-33.
  90. Albertson, L. M., & Kagan, D. M. (1987). Occupational stress among teachers. Journal of Resea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21 (1), 69-75.Beehr, T.A.(1998). ‘Research on occupational stress: an unfinished enterprise.Personnel Psychology, 51, 835-844.
  91. Benjamin, G. A.(1984).Shift worker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employees who are not on the 9-to-S routine.Personnel Journal,63(6),72-76.
  92. Dubrin, AJ.(1995). Human relations for career and personal success(4th ed.). Printice-Hall, Inc.Efraty, D. & Sirgy, M.J., 1990, “The Effects of Quality of Work Life (QWL) on EmployeeBehavioral Responses”,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Vol. 22, No. 1, PP. 31-47.
  93. Greenberg, G., & Baron, R.(1997). Behavior in organization. (Ed). En- 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94. Greenberg, J. S.(1996). Comprehensive stress management. Dubuque: Wm. C. Brown& Benchmark.
  95. Guest, R.H., 1979, “Quality of work life – Learning from Tarrytow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P. 28-39.
  96. Hackman, J.R. & Suttle, L(eds.)(1977). “Improving life at work”, Santa Monica: Goodyear.
  97. Hall, D.T. & Goodale, J.R., 1986,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Glenview, I11.: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98. Herzberg, F., Mausner, B. and Snyderman, BB(1959)
  99. Lazarus,R.S.(1985)Patterns of adjustment. NewYork:McGraw-HillBook company.
  100. Robbins, S.P., 1996, “Essentials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 N.J.: Prentice-Hall. Schuler, R.S., 1987, “Personnel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3rd ed)”, Taipei: Haw-Tai
  101. Selye, H.(1956). The Stress of life. New York:McGraw-Hill.
  102. Selye, H. (1983). The stress concept today, In I. L. Kutash, et al. (Eds),Handbook on stress and anxiety: Contemporary knowledge, theory, and treatment. San Francisco, CA:
  103. Sun, B.C.( 1988) “Quality of working life programs: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designs andoutcome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Athens, Georg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