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論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 |
DOI |
10.6420/DHJHS.199907.0043 |
作者 |
顏崑陽 |
关键词 |
集體意識 ; 詩用 ; 社會文化行為現象 ; 原因動機 ; 目的動機 ; 向下實指 ; 風雅 ; 切己性經驗 ; 同情性經濟 ; 旁觀性經驗 ; 向上虛喻 ; 騷 ; 即體即用 |
期刊名称 |
東華人文學報 |
卷期/出版年月 |
1期(1999 / 07 / 01) |
页次 |
43 - 68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主要的論題是:「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所謂「詩用」,指的是把「詩」當作「社會行為」的「語言媒介」去使用。所謂「社會行為」是一種具有「特定動機」並指向他人的行為。而一種「社會行為」如歷時性或並時性地有多數人反覆操作,形成「行為模式」,即是「社會文化行為」,當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普遍地發生,即可稱之為「社會文化行為現象」。至於「集體意識詩用」即指「詩」的社會性效用在於表現集體的存在經驗與實現集體共有的最高價值。 一般文學史所指「復古派」之唐代詩人,如陳子昂、李白、元稹、白居易等,都主張詩必須具有諷諭政教的效用。本論文以這些詩人群為考察對象。但是在方法上擺脫「文學本位」的立場,轉由社會學的進路,將他們的詩歌創作視為「社會文化行為」,而從「原因動機」與「目的動機」去探究他們此一行為的社會性意義。 研究的結果,發現唐代詩人這種「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頗為普遍,可以稱得上是一種「現象」。並由他們「目的動機」的差異,而區分為「向下實指」與「向上虛喻」二種類型,各為風雅之推極與離騷之變調。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
被引用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