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文創產業的感質商品到商業模式的設計加值

并列篇名

A Study of Value-added from Qualia to Business Model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DOI

10.6793/JNTCA.201210.0127

作者

顏惠芸(Hui-Yun Yen);林榮泰(Rung-Tai Lin)

关键词

文創產業 ; 感質商品 ; 商業模式 ; 設計加值 ; Culture and Creative lndustries ; Qualia Products ; Business Model ; Design Value Added

期刊名称

藝術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91期(2012 / 10 / 01)

页次

127 - 15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美學經濟時代的來臨,顯示具有文化風格與突顯生活型態的感質商品,益受消費者青睞。其相關的文化創意產業之興起,突顯擁有深厚中華文化底蘊的台灣產業優勢,以文化內涵設計創意商品,其設計加值能否喚起消費者的認知與感動?這些感動的因素其文化風格與創意商品設計之間是否具有關聯性?此外,文創產業的商業模式與感質商品整體呈現是否關係密切?都值得深入探討。因此,本研究藉由資料分析與文獻探討,分析台灣文化商品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關係。相關 分析資料顯示:一、文化風格屬性與文化商品設計之間擁有密切的關聯性。二、成功的商品符合Qualia感質五大元素:魅力(Attractiveness)、美學(Beauty)、創意(Creativity)、精緻(Delicacy)與工程(Engineering);以及成功的文化創意產業符合美學經濟商業模式:“文化”精緻“藝術”、“創意”支持“設計”與“產業”創造“品牌”。從文化創意產業的感質商品到商業模式的設計加值,整體而言都是文化底蘊的呈現,這些都是擁有中華文化的台灣能夠掌握與實現的,而興盛文化創意產業應該從在地出發,豐厚台灣的設計能量,用不同於一般產業的美學經濟商業模式進行相關行銷與品牌營造,讓農產業品牌茁壯並走出海外,行銷全球,才能再創台灣經濟高峰。本研究不僅對文化創意產業相關業者提出建議,後續研究包括:文化創意商品與消費行為之間的關係、感質商品與商業模式經驗交流平台設計與建置、國際行銷營運調查以及國家支持輔導成策等,都值得進一步探討研究。

英文摘要

Due to the experience economy era come to our life which affects many products with culture connotations and changes people's lifestyle. It's also display the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would be outstanding in the world. Chinese culture i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in Taiwan. Does it can evoke the sensation and emotion of consumers that the creative products designed in culture of value-added? Does the factor correlation between culture sty le and cultural products? Are the business model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cultural products of Qualia closely related? AII of the questions are worthy of further exploration. This study scrutinized with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esented a framework to apply any kind of Qualia products and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The findings are as followed: (1) Cultural style is really enough to affect the design of cultural products; (2) Successful products should conform the five factors of Qualia: Attractiveness, Beauty, Creativity, Delicacy and Engineering; successful culture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Should conform the experience economy business model.This is the advantage of Taiwan that value-added from Qualia to business model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re presentation of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Flourishi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need start in Taiwan. Marketing and building brand need extended by the experience economy business model, and outstanding in the global marketing in the future. It includes the relation between cultural products and consumers, Qualia products and business model Exchange platform, international marketing operations and national support and counseling policies on the follow-up study issu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Desmet, Pieter,Hekkert, Paul(2007).Framework of Product Exper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1(1)
    連結:
  2. Desmet, Pieter,Hekkert, Paul(2007).Framework of Product Experienc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1(1)
    連結:
  3. 林榮泰、林伯賢(2009)。融合文化與美學促成文化創意設計新興產業之探討。藝術學報:表演類(革新版),85,81-105。
    連結:
  4. 徐啟賢、林榮樂(2011)。文化產品設計程序。設計學報,16(4)
    連結:
  5. 楊燕枝、吳思華(2005)。文化創意產業的價值創造形塑之初探。行銷評論,2(3),313-338。
    連結:
  6. Bermondb, Bob(2008).The emotional feeling as a combination of two qualia:A neurophilosophical-based emotion theory.COGNITION AND EMOTION,22(5),897-930.
  7. Blijlevens, Janneke,Creusen, Marielle E. H.,Schoormans, Jan P. L.(2009).How Consumers Perceive Product Appearance: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ree Product Appearance Attribu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3(3)
  8. Lin, Rungtai,Lin, Chih-Long(2010).From Digital Archives to E-Business-A Case Study on Turning "Art" into "Business".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Busincss (ICE-B),Athens, Greece:
  9. LIULILIVING官方網站。2012/5/6。取自:http://www.liuliliving.com/
  10. Nonnan, Donald A.(2004).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New York:Basic Books.
  11. Rahman, Osmud(2012).The Influence of Visual and Tactile Inputs on Denim Jeans Evalu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6(1)
  12. The One官方網站。2012/5/6。取自:http://www.theonestyle.com/
  13. 八方新氣官方網站。2012/5/6。取自:http://www.new-chi.com/
  14. 文建會(2009)。文建會(2009 )創意台濟-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行動計畫。行政院。
  15. 方國定(2011)。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建立特色典範計畫─100年度文化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分項計畫四:文創產業經營、行銷與資訊管理計畫教育部補助技專校院建立特色典範計畫─100年度文化產業創新創業人才培育計畫,分項計畫四:文創產業經營、行銷與資訊管理計畫,教育部。
  16. 王俠軍(2009)。美學時光 王俠軍的文創原型。臺北:大田出版。
  17. 王麗卿(2006)。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產學合作研究計劃結案報告書台南女子技術學院產學合作研究計劃結案報告書,未出版
  18. 台華陶瓷官方網站。2012/5/6。取自:http://www.thp.com.tw/max/ezcatfiles/thp/img/img/653/pan5.swf
  19. 台灣創意設計中心(2011)。台灣拿下七座iF金獎 總得獎數超越韓國,台灣設計-波酷網專題報導 2012/6/19,取自:http://www.boco.com.tw/NewsTdcDctail.aspx?Bid=B20110302000007
  20. 吳振華(2012)。傳統產業輔導措施,經濟部工業局。2012/6/25,取自:http://www.brandingtaiwan.org/UpLoadFiles/CoursePreviewMovieManagement/ac21395d-9c31-44af-ba6b-19d220c713c9.pdf
  21. 吳靖雯(2012)。八方新氣 進駐中國國家博物館,旺報。2012/5/21,取自:http://www.taiwanservices.com.tw/org2/3/news_detail/zh_TW/36176/I
  22. 呂執中、吳上榕(2009)。創新品質的實現─法藍瓷。品質月刊,45(5)
  23. 吶藝年(2009)。法藍瓷與杭州黃龍飯店跨業合作,文創藝角2011年4月21日星期四。2012/5/21 。取自:http://designartcorner.blogspot.com/201l/04/blog-post_21.html
  24. 李至和(2011)。品家家品 從歐洲紅回台灣,2011-06-28經濟日報。2012/5/21。取自:http://www.teba.org.tw/upload/Image/epaper/B-Paper-No05(100)/web5/brandinfo.html
  25. 李欣(2012 ) 楊惠姗:琉璃的復興者,2012/07/09華夏經緯網2012/9/12。取自:http://big5.huaxia.com/tslj/rdnv2012/07/2916845.html
  26. 李麗滿(2010)。中西合璧 開創東方博納多,2010-08-17 工商時報。2012/5/6,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LifeContent/1100/20100817000301.html
  27. 李麗滿(2011)。〈文創出頭天〉-臺灣東方美 歐洲尋春燕,2011-03-14 工商時報。2012/5/6,取自:http://blog.punchdesign.com.tw/?p=620
  28. 李耀宗(201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文藻外語學院國際事業暨文化交流研究所。
  29. 杜宛庭(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
  30. 旺e報(2012) 。法藍瓷受邀至歐洲最大陶瓷博物Porzellanikon SELB展覽,旺e報。2012/5/21,取自:http://news.want-daily.com/ENews/ContentT.aspx?nid=12281
  31. 林大鈞(2012)。用感性價值創新商品感動。中衛報告,元月號
  32. 林依蓁(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33. 林榮泰(2010)。國科會計畫國科會計畫,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設計學院工藝設計系。
  34. 林榮泰(2005)。文化創意設計加值。藝術欣賞,7月號
  35. 林榮泰、宋毓仁(2002)。全方位設計的人因評估模式。中華民國人因工程年會2002年會暨研討會論文集
  36. 林榮泰、劉邦初、李英傑、蘇錦夥、張淑華(2010)。創意生活產業的感性場域與感質商品─The One南園之個案研究。台灣感性學會研討會,台中:
  37. 林榮泰、蘇錦夥、張淑華(2010)。文化創意思維下的感質商品之探討。台灣感性學會研討會,台中:
  38. 法藍瓷官方網站。2012/5/6。取自:http://www.franzcollection.com/
  39. 采采食茶文化官方網站。2012/5/6。取自:http://www.chachathe.com/
  40. 品家家品官方網站。2012/5/6。取自:http://www.jia-inc.com/
  41. 姚萬彰(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
  42. 徐牧宏(2009)。歷史博物館、八方新氣雙品牌跨界合作。資策會數位教育研究所。2012/5/21,取自:http://www.epark.org.tw/epark_busincss_page.php?id=20091203154940&PHPSESSID=3f3c149136fe889a6f40e30bad23e523
  43. 高瑀(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44. 張芬芬(2010)。質性內容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35,87-120。
  45. 張維華(2012)。創意生活與感性價值營運。中衛報告,元月號
  46. 陳立恆(2011)。玩美法藍瓷。臺北:商周出版。
  47. 陳秀羽(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銘傳大學設計管理研究所。
  48. 陳佩婷(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49. 陳家詡(2009 )。2009年文化創意產業「創意加值,品牌無價」座談會。 2009/01/15經濟日報。2012/6/26,取自:http://edn.gmg.tw/article/view.jsp?aid=79559
  50. 陶作坊官方網站。2012/5/6。取自:http://www.aurlia.com.tw/
  51. 彭蕙仙(2012) 。設計力要與科技力並強 專訪iF主席Ralph Wiegman中華文化總會專題報導。2012/5/6 。取自:http://www.gacc.org.tw/pub/LIT_3.asp?ctyp=LITERATURE&pcatid=3955&catid=4081&ctxid=4126&single=Y
  52. 游德二(2003)。陶瓷產業透視。工業雜誌,92(6),23-33。
  53. 楊炤濃(2009)。文化創意產業圓桌論壇結案報告。臺北:國家文化總會。
  54. 楊璧惠(2011)。JIA品家家品 驚艷中西買家。國際商情雙周刊,329
  55. 鉅亭時尚(2012)。八方新氣與故宮跨界合作「清香」系列宮廷優雅圍繞,2012/03/28鉅亨時尚。2012/9/12 。取自:http://www.cnyes.com/fashion/Content/20120328/kfj81lpqa0nyva.shtml
  56. 潘忠煜、楊士鴻(2005)。感質─「心」體驗。品質月刊,46(3)
  57. 鄭景雯(2010)。文創精品 蒸鍋蒸籠獲金獎,2010/11/10中央社。2012/6/25,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katzfunpop/post/1321643876
  58. 盧佛青(2010)。〈文化品牌系列〉華人文化内涵的現代居家品牌-品家家品,台灣設計-波酷網 專題報導 2012/5/6,取自:http://www.boco.com.tw/NewsTdcDetail.aspx?bid=B2010082400001
  59. 謝韻家(2012)。台灣生活風格趨勢觀察與風格消費因素解讀。中衛報告,元月號
  60. 韓德昌(2009)。「工藝時尚」計畫三年回顧。國立臺灣工藝研究所臺灣工藝季刊,33
  61. 顏惠芸、林榮泰、陳俊良(2012)。感性場域影響感質商品認知關係研究。第十九屆人因工程年會暨學術研討會,高雄:
  62. 魏棻卿、高培騰(2009) 。采采有品味,文化大國民-第05集【生活美學 全民運動】2012/9/12,取自:http://blog.iset.com.tw/citizen/?p=12
  63. 羅際鋐、陳文亮、羅詩薇、李雅婷(2005)。中國文化風格應用於現代產品設計之研究。永續與文化創意設計國際研討會,高雄:
被引用次数
  1. 廖若雅(2016)。文創設計商品平台之顧客忠誠度研究。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16。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