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葉永宗柔道運動及生涯規劃

DOI

10.29813/NTUSPE.201812_(17).0004

作者

林冠宇;許績勝;許光麃

关键词

柔道 ; 運動選手 ; 生涯規劃

期刊名称

體育學系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7期(2018 / 12 / 01)

页次

41 - 6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國際運動賽會對於運動選手的技能要求越來越高,並兼顧學業及從競技比賽場退休後之生計,如何規劃運動選手生涯成為國際關注課題。本篇研究旨在探討柔道選手在柔道運動發展及生涯規劃,本研究對象為葉永宗,首先分析葉永宗生平背景與訓練歷程,其次瞭解參與的國內及國際賽事,最後探討生涯規畫及發展。透過質性半結構性訪談,蒐集相關論文、期刊、書籍與報章雜誌,進行分析比對資料正確性,並擬定出訪談題綱,再以傳記方法做輔助並進行陳述,經過分析整理後結論如下:一、葉永宗在初三時期接觸到柔道運動後,為了練習柔道四處奔波,並在自己努力進取下,取得運動績優保送升學之路。二、在國內參賽許多大型賽,並稱霸柔道、角力及國術摔角項目,還代表臺灣參賽國際賽事。三、家中在葉永宗小時候就從事紡織生意,從小在父親耳濡目染下,因此善於經商之道,後來從運動選手轉往建築業時,發揮出自己堅持不懈與積極進取的精神,克服難關。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王丁林、鄧建中(2009)。運動選手之生涯規劃。亞東學報,29,341-346。
    連結:
  2. 許正心、賴益銘(2014)。臺灣柔道發展探究(1895-2013)。中華體育季刊,28,251-256。
    連結:
  3. 郭癸賓(2008)。如何提升臺灣柔道運動競爭力。大專體育,98,112-117。
    連結:
  4. 陳志睿、林如瀚(2010)。生涯自我轉化對運動選手的重要意涵。中華體育季刊,24,124-130。
    連結:
  5. 黃高賢、呂佳霙、林惠美、周建智、黃美瑤(2003)。學生運動選手生涯規劃之探討。北體學報,11,181-192。
    連結:
  6. 黃崇儒、余雅婷、洪聰敏(2014)。檢視大學運動選手的生涯轉換:生涯發展模式之觀點。大專體育學刊,16,192-201。
    連結:
  7. 詹俊成、陳素青(2013)。落實運動選手生涯輔導策略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7,31-37。
    連結:
  8. 鄭吉祥、何立安(2013)。柔道選手急速減重問題與運動表現。文化體育學刊,16,23-30。
    連結:
  9. 王宗吉(1999)。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市:銀禾出版社。
  10. 吳淑卿、解德春(2007)。大專甲組運動選手的訓練、學業與生涯規劃。嶺東體育暨休閒學刊,5,1-8。
  11. 呂耀宗(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市,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12. 季力康(2000)。應重視對大學學生運動選手之輔導工作。大專體育,47,3-4。
  13. 林永杰(1967)。中華民國柔道的近況。東京市:講道館柔道。
  14. 徐元民、龍炳峰(2009)。運動文化的範疇與特性。國民體育季刊,3,11-17。
  15. 涂馨友、黃崇儒(2012)。體育科系學生運動選手的生涯規劃。國民體育季刊,172,49-53。
  16. 張嗣漢(2017)。教練自己:從球場到職場COSTCO 亞太區總裁張嗣漢的工作原則與人生態度。臺北市:時報出版。
  17. 許義雄(2006)。臺灣百年體育人物誌。臺北市:臺灣身體文化學會。
  18. 陳向明(2014)。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19. 陳皆榮(2012)。運動與青少年發展。國民體育季刊,31,74-80。
  20. 馮麗花(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
  21. 溫睿瀅(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22. 鄭尊仁(2003)。臺灣當代傳記文學研究。臺北市:秀威出版社。
  23. 盧彥丞(2014)。提升國內柔道運動競技水準之深析。華醫社會人文學報,29,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