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
书目导出
-
E-mail 给朋友
-
打印书目
工作特性变动与心理赋权对组织承诺之影响研究-以民营化中之公营事业为例
陈惠芳(Huei-Fang Chen) ; 陈怡菁(Yi-Ching Chen)
人力资源管理学报 ; 6 卷 2 期 (2006 / 06 / 01) , P49 - 69
繁体中文
DOI:
10.6147/JHRM.2006.0602.03
工作特性变动 ; 心理赋权 ; 组织承诺 ; work characteristics change ;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 Anderson, J. C.,Gerbing, D. W.(1988).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Psychological Bulletin,103(3),411-423.
- Au, A. J.,Krishnan, K.,Azim, A.(1997).Expatriate and indigenous managers` work loyalty and attitude toward risk.The Journal Psychology,131(3),260-270.
- Becker, T. E.,Billings, D. M.,Eveleth, D. M.,Gilbert, N. L.(1996).Foci and bases of employee commitment: Implications for job performance.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9(2),464-482.
- Brockner, J.,Wiesenfeld, B. M.,Reed, T. F.,Grover, S. L.,Martin, C. L.(1993).Interactive effect of job content and context on the reactions of layoff survivor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4,187-197.
- Chen, Z X.,Tsui, A. S.,Farh, J. L.(2002).Loyalty to supervisor v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Relationships to employee performance in China.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75,339-356.
- 戴谦、林秀娟、李元墩(2012)。高科技企业员工工作品质改善之研究─工作负荷观点。品质学报,19(5),445-463。
- 许顺旺、许中骏、张姮燕、巫幸澐(2015)。客务部门第一线员工情绪劳务、工作满足与组织公民行为之相关研究-以工作特性为干扰变项。企业管理学报,106,1-26。
- 罗文彬、廖述贤、胡大谦、吴启绢(2011)。组织承诺、知识分享与组织公民行为关联性之研究:台湾半导体产业为例。人力资源管理学报,11(1),77-101。
- 魏裕兴、郑晋昌、陈春希、李旭梅(2009)。工作身份、角色冲突与组织承诺对组织公民行爲影响之探究:以台湾高速铁路BOT计画案爲例。辅仁管理评论,16(1),1-18。
- 谢孟婷,陈殷哲(2018)。公务人员工作负荷对情绪耗竭之影响-情绪智力与工作特性之调节效果。企业管理学报,118,1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