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A Commentary on the Debate between Modern and Postmodern Views of Curriculum Theory
师大学报:教育类 ; 47 卷 2 期 (2002 / 10 / 01) , P123 - 141
繁体中文 DOI: 10.29882/JTNUE.200210.0001
现代观课程论 ; 後现代观课程论 ; 课程理论 ; 课程研究 ; Modern ; postmodern ; curriculum theory ; curriculum inquiry
- 周佩仪 Chou, Pei-I(2001)。追求社会正义的课程理论-H. A. Giroux课程理论之探究。教育研究集刊,46,1 - 29。
连结: - 酒井直树 Sakai, Naoki(1998)。现代性与其批判: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的问题。台湾社会研究季刊,30,205 - 236。
连结: - 单文经 Shan, Wen-Jing(2000)。析论抗拒课程改革的原因及其对策:以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5 - 34。
连结: - Apple, M. W.(1986).Teachers and texts: A political economy of class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education.New York, NY:Routledge.
- Apple, M. W.(1990).The politics of official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22(4),377 - 400.
- 蔡宗河(2008)。後结构文本的课程论述、批判及跨越。课程与教学,11(2),127-154。
- 陈玉美(2007)。大学英语口语训练课室自我评量的研究。课程与教学,10(4),85-100。
- 高新建、侯一欣(2018)。课程实施在推广中的意涵与革新体现:课程史观点。教育科学研究期刊,63(2),219-250。
- 许宏儒(2006)。Lyotard的「非人」观及其在敎育上的啓思。彰化师大教育学报,10,131-155。
- 詹惠雪,黄曰鸿(2020)。教师对素养导向课程设计的理解与实践反思。课程与教学,23(3),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