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重建大学课程的意义与策略初探:来自建构大学系所学生专业能力的经验反思
宋明娟(Min-Chuan Sung) ; 甄晓兰(Sharon Hsiao-Lan Chen)
当代教育研究季刊 ; 19 卷 1 期 (2011 / 03 / 30) , P55 - 100
繁体中文 DOI: 10.6151/CERQ.2011.1901.02
大学课程 ; 课程发展 ; 专业能力 ; 高等教育 ; college curriculum ; curriculum development ; professional competencies ; higher education
- Tyler, R. W. (1949).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教育部顾问室 (2008)。大专院校人文教育体检计画97年度中文与历史联合学门座谈会会议资料。未出版,台北。[Ministry of Education Advisory Office (2008). Examination of the humanities ed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port of 2008 Chinese and History inter-discipline conference, unpublished conference paper, Taipei, Taiwan.]。
- 台湾大学课程地图 (2008)。2008年12月10日,取自http://140.112.59.160/NTU_CurriculumMapping/index.htm。[Curriculum Mapping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2008). Retrieved December 10, 2008, from http://140.112.59.160/NTU_CurriculumMapping/index.htm]
- Bath, D.,Smith, C.,Stein, S.,Swann, R.(2004).Beyond mapping and embedding graduate attributes: Bringing together quality assurance and action learning to create a validated and living curriculum.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Development,23(3),313-328.
- Bok, D. C.(2006).Our underachieving colleges: A candid look at how much students learn and why they should learn more.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葛惠敏、李隆盛、王玫婷(2017)。普通大学校订基本素养与学生养成能力之契合度分析。课程与教学,20(1),73-104。
- 简玮成(2017)。大学学校经营、课程设计与大学生核心能力之相关性探究。教育学志,37,113-148。
- 赖慧敏、萧锡錡、郑博文、陈清槟(2015)。大学毕业生取得证照与薪资所得─倾向分数配对法之分析。当代教育研究季刊,23(1),071-111。
- 苏盈仪,缪妮晏,姜兆眉(2020)。社会建构教育学之在地实践:自我觉察督导模式应用於大学层级谘商实习课程。教育研究集刊,66(4),39-77。
- 王嘉陵(2014)。课程地图将导引大学课程走向何处?对大学课程地图的的检视。课程与教学,17(3),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