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

并列篇名

Difference/Hybridity, Dialogic/Translation: Taiwan Traditional Writers' Body Experience and Imagination of the New Citize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DOI

10.6351/BICLP.200603.0081

作者

黃美娥(Mei-E Huang)

关键词

日治時代 ; 傳統文人 ; 身體 ; 交混 ; 差異 ; 國民性 ;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traditional writer ; body ; hybridity ; difference ; nationality

期刊名称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28期(2006 / 03 / 01)

页次

81 - 11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一八九五年,臺灣成為日本帝國的殖民地;同一時間,世界也進入新、舊交替的「世紀之交」階段,時人怎樣看待殖民性(coloniality)、本土性(nativity)與現代性(modernity)衝擊所導致的精神感應?從「中國子民」到「新日本國民」,如此身分變化的歷程,所導致的思想轉變究竟包括那些內容?其與新引進的現代文明有何辯證關係?為求瞭解改隸之初即漸顯現的臺人現代化改造進程,本文選擇從傳統文人「身體」經驗的探索入手,藉此掌握時人的「新國民」想像,並觀察其人身體隨著社會境遇的變化而改易的歷史。 而在研究方法上,由於「新國民」身體敘事容易因國家權力的介入,導致出現國族認同評價的模稜與困難,為求避免以抵抗/親日的二元對立方式來看待「認同」問題,本文將在愛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闡述東方主義時所倚重的「差異」論述外,更特別借鏡霍米•巴巴(Homi K. Bhabha) 的交混(hybridity)概念,剖析殖民者與被殖民者彼此接觸後所形成的交混「新」空間地帶的豐富文化意涵,釐析日本治臺時期殖民者與被殖民者雙方接觸的關鍵時刻、議題或話語,進以瞭解日臺雙方究竟有什麼樣的思想資源可以被引用、翻譯、挪用、占有?而臺人又特別強調或重視哪些本土知識、文化資源以做為斡旋?這有益提供給我們在「認同」視域之外,另用新眼去開拓不同以往的文本解讀方式。文章內容論及一八九五年至一九三七年間傳統文人的各種身體姿態,包括遺民身體、新國民身體、馴化/教化身體、狂歡身體等,在歷時性與共時性的社會進程中所顯露的差異/交混、對話/對譯的文化現象與深層意涵。

英文摘要

In 1895, Taiwan became a colony of the Japanese Empire, just as the world was ente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How did Taiwanese view the spiritual reactions brought about by the shocks of coloniality, nativity and modernity? As they experienced the conversion of identity from ”people of China” to ”citizens of new Japan,” what was in their minds as their thinking changed? Were there any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se thoughts and the newly introduced modern civiliza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first the early phase and gradual emergence of Taiwanese modernization based on traditional writers' experiences of the body, and from this examines the imagination of the ”new citizenship.” In this way it will observe the history of human body experience as it changed according to varying social circumstances Methodologically, because of the involvement of state power, the body narratives of ”new citizenship” are apt to result in ambiguity and difficulty of evaluation of national and ethnic identity. In order to avoid treating the questions of identity in the dualistic way of resistance/cooperation, this article will especially borrow Homi K. Bhabha's concept of hybridity, along with the discourse on difference used in Edward W. Said's explication of Orientalism. It will not only analyze the rich cultural meanings of the new hybrid spaces formed by the contact between the colonizer and the colonized, but also construe the critical times, issues and discourses of the contact between them,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at kinds of thinking resources would be quoted, translated, appropriated and seized from each other. Especially, for purposes of mediation, which native knowledge and culture resources did Taiwanese people emphasize or pay attention to? Such an analysis opens a useful way of comprehension differing from past efforts, outside the purview of ”identity.”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touches upon various kinds of body posture of the traditional writer, from 1895 to 1937, including the body of the remnant, the body of the new citizen, the tamed or educated body, the reveling body, etc., to unfold the cultural phenomena and deep meaning in the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social process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2002)。論戰爭期悵文環國策官論中的「政治無意識」。中外文學。
    連結:
  2. 柳書琴(2003)。通俗作為一種位置:《三六九小報》與1930年夜臺灣的讀書市場。中外文學。
    連結:
  3. (1911)。南部通信。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11-10-4)。
  4. 《三六九小報》出刊時是以臺南南社社員為創刊班底,但後來投稿群及讀者消費群已遍及全臺;即使後來一九三五年九月因為經費不足,《三六九小報》不得不停刊,但在此之前一九三五年五月由北部文人所創刊的《風月》及後續系列刊物,也可見已有延續《三六九小報》現代性/通俗性/民間性交雜的文化狂歡色彩之處,故知其影響性與感染力。不過此處以《三六九小報》為例來說明文人的通俗化身體,並不代表《三六九小報》是臺灣最早出現的通俗報刊,在此之前亦屬臺南文人的羅秀惠已編輯《黎華報》,洪鐵濤則創有《孔雀》月刊,二者都針對「花界」情形及其他娛樂議題有所披露、探討,此等通俗傾向是否直接刺激影響後來之《三六九小報》,尚待考查。
  5. (1912)。守髮開宴|臺灣日日新報。
  6. (1918)。臺灣日日新報
  7. (1912)。竹新斷髮續聞。臺灣日日新報
  8. (1905)。漢文憂灣日日新報
  9. (2004)。重層現代性鏡係: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
  10. (1990)。臺灣日日新報
  11. (1907)。臺灣日日新報
  12. 實錢與轉化:日治時代臺灣傳統詩社的現代性體驗。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
  13. 《三六九小報》創刊號,1。
  14. 此一「第三空間」的存在,也讓我更思考到,被殖民者在模仿殖民者的文明身體時,多少出現了某種程度學習歡望的投射,以及衍生主體反抗或傾斜、遊務的情形,實際上這些情感的付出與主體的各種變化經驗,都是個人主體性建構的鏡硃與歷程,也是形構主體性的部分,更是身體經驗的部分。藉此或能明白,現今如「多桑」一類人物對昔日殖民經驗的春戀,可能因為殖民歲月中的新國民身體的形塑過程,隱含了自我主體形構時的各種澄明、模稜、篤定、焦慮的鏡徐,這些都是自我成長的具體部分,更是主體建構的進程,故時至今日仍然無法予以斷裂、拾棄。
  15. (1932)。南音。
  16. (1918)。漢文臺灣時報。
  17. 傳統文人,或稱舊文人,在本文中,筆者用以指稱其畢生文學創作主要表現在傳統文學(文官文、漢詩、文官小說等)寫作上的文人而言。這些人的文學成績,儘管可能不乏維新思想的言論或創作,如連積、魏清德、謝雪漁、鄭坤五等,但後人仍以其舊文學的成果作為一生評斷所擊,故在臺灣文學史中仍被視為傳統文人群。另外,某些文人雖然一生中曾經寫過傳統文學作品,如張我軍、賴和等,但是由於其人膏於新文學(白話文、新詩、白話小說)的孩力支援與創作實踐,甚至在新、舊文學論戰中站在支持新文學的一方,對於傳統文學多所批判,因此仍被視為代表新文學家一方。
  18. (1925)。臺灣民報,1。
  19. 《三六九小報》第2號,4。
  20. (2000)。福爾摩莎的心窗-王昶雄文學會議論文集,臺北:
  21. 本文在考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時,基於欲與現階段的差異認同研究對話,故多偏向其與殖民者間的接觸、協商、幹旋過程而論,更多篇幅遂著墨於日臺雙方的交往、溝通關係,其實巴巴談論「交混」的問題時,還留意到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是既吸引又排斥的矛盾關係與心理狀態,並提出被殖民者會以「模擬」一種「幾乎相同但又不太一樣」的方式,去轉化為抵抗策略,而流露主客位置雙重聲音的問題,且被殖民者在使用殖民者語言時,同時有著愛恨矛盾的情感。對於這些更為複雜隱微的精神心理狀態及語言策略,本文論述不足,有賴日後做更深入的爬梳與釐析。
  22. 有些文人由於反抗西學/西洋文明而力主鞏固東洋文明,甚至站在與日本相同的東洋位置去反對西潮,但如此一來似乎顯得與日本形成親密的共生關係,唯此與親日認同仍然有別,必需予以更深入的釐析、分辨。
  23. (1915)。大正協會例會。臺灣日日新報(1915/7/8)。
  24. (1991).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25. (1912)。新竹通訊。臺灣日日新報
  26. (1915)。臺灣日日新報(1915/2/21)。
  27. 轉向?還是反殖民立場的堅持-張文環父親的要求。二00三年十月十八十九日國家臺灣文學館「悵文環及其同時代研討會」發表論文
  28. 三宅文學博士(1917)。論愛國心及愛民必關係。漢文臺灣時報,8。
  29. 小森陽一、陳多友(2003)。日本近夜國語批判。
  30. 川路祥代(2002)。殖民地憂灣文化統合與憂灣傳統儒學社會(1895-1919)。
  31. 中島利郎。周金波新論、「皇民作家」的形成-周金波-關於遠景出版社《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
  32. 中島利郎、周振英(2002)。周金波集。
  33. 少潮(1905)。臺灣習俗美醜十則。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34. 毛文芳。情慾、瑣屑與詼諧:《三六九小報》的書寫視界。
  35. 毛文芳。情慾、瑣屑與詼諧:《三女九小報》的書寫視界
  36. 王石鵬(1905)。〈臺灣習俗美醜十則〉上、下。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37. 王石鵬(1904)。送謝介石束上序。臺灣日日新報
  38. 王松(1994)。臺陽詩話。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9. 王松(1992)。滄海遺民騰稿|友竹詩集,臺北:
  40. 王昶雄。奔流。
  41. 王國墦(1974)。臺灣先賢著作提要。新竹:臺灣省立新竹社會教育館。
  42. 王德威(2004)。後遺民寫作。印刻文學生活誌,1(1),119。
  43. 生安鋒(2005)。霍米巴巴。臺北:場智出版社。
  44. 生安鋒(2005)。霍米巴巴。臺北:場智出版社。
  45. 生安鋒(2005)。霍米巴巴。臺北:場智出版社。
  46. 生安鋒(2005)。霍米巴巴。臺北:場智出版社。
  47. 伊夫•瓦岱、田慶生(2001)。文學與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8. 如法農、薩依德、史碧瓦克、巴巴。
  49. 如施淑(1997)。感覺世界-三○年代臺灣另類小說、<日據時代臺灣小說中頹廢意識的起源。兩岸文學論集,臺北:
  50. 克莉絲特娃。傾斜
  51. 吳文星(1995)。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
  52. 吳文星。日據時期憂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256-257。
  53. 吳叡人(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54. 呂淳鈺(2003)。歷史記憶與主體重構:1998年「皇民文學論爭」的認同分析。
  55. 周金波、中島利郎、垂水千惠。水痕、志顯兵。
  56. 林美秀(2004)。傳統詩文的殖民地變奏-王松詩話與詩的現代詮釋。高雄:太普公關事業公司。
  57. 林朝崧(1992)。無悶草堂詩存。臺北:龍文出版社。
  58. 林鍾英、詹雅能、黃美娥(1998)。梅鶴齋吟草。
  59. 林鍾英、詹雅能、黃美娥(1998)。梅鶴齋吟草。
  60. 林癡仙。無悶草堂詩存。
  61. 林麗美(2003)。島語:台灣文化評論3。高雄:春暉出版社。
  62. 柯喬文(2003)。三六九小報古典小說研究。
  63. 柳書琴(200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64. 柳書琴。通俗作為一種位置:《三六九小報》與1930年夜全灣的讀書市場。
  65. 柳書琴。從官製到民製,自我同文主義與興亞文學。
  66. 柳書琴、江自得(2000)。殖民地文化運動與皇民化:論張文環的文化觀。殖民地經驗與台灣文學。
  67. 洪棄生(1993)。枯爛集|寄鶴齊詩集,南投:
  68. 洪棄生(1993)。枯爛集|寄鶴齊詩集,南投:
  69. 洪棄生。寄鶴齊詩集•枯爛集
  70. 若林正丈、吳密察(2004)。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
  71. 國墦、卑勝安(1977)。三百年來臺灣作家與作品。高雄:臺灣時報社。
  72. 張文薰(2003)。張文環父親的要求與中野重治村家-「轉向文學的觀點」。台日研究生合灣文學學術研討會
  73. 張旭東、班雅明、魏文生(2002)。班雅明的意義。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論波特爾。
  74. 張我軍(2000)。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糟糕的奎灣文學界。張我軍全集,北京:
  75. 張我軍(2000)。致臺灣青年的一封信|糟糕的奎灣文學界。張我軍全集,北京:
  76. 張良澤(1998)。正視奎灣文學史上的難題關於臺灣「皇民文學」作品拾遺。聯合報
  77. 張純甫(1998)。張純甫全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78. 張純甫。張純甫全集。
  79. 張純甫。張純甫全集
  80. 張純甫。甲墨樓藏書目錄、守墨樓書目叢書部、守墨樓書目卷密書室之部。
  81. 張純甫。張純甫全集。
  82. 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編輯委員會(2000)。日治時代臺灣遺民詩人的應世之道-以新竹王松為例。曾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
  83. 梅家玲(2005)。身體政治與青春想像,日據時期的憂灣小說。漢學研究,23(1)
  84. 連橫(1992)。雅言|連雅堂先生全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85. 郭怡君(2000)。風月報與南方通俗性之研究,臺中:
  86. 野間信幸(1994)。野草。大版:中國文藝研究會。
  87. 陳火泉、林瑞明、鍾肇政。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
  88. 陳培豐(2001)。「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本統治下臺灣の國語教育史再考。東京:三元社。
  89. 陳培豐。日治時期的漢詩文、國民性與皇民文學-在流通與切斷過程中走向純正歸一。
  90. 陳培豐、川路祥代、柳書琴、黃美娥。「流動認同」的討論,臺北:
  91. 麥克•費瑟斯通、劉精明(2000)。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
  92. 傅錫祺(1963)。爍社沿革志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3. 黃茂盛(1927)。《崇文社文集》(卷三)。
  94. 黃植亭漫(1907)。臺灣日日新報
  95. 楊淑玲(2002)。離亂全生只賞詩-論王松其人與其詩。文學台灣,42
  96. 葉石濤(1987)。臺灣文學史鋼。高雄:文學界雜誌。
  97. 遊勝冠(2000)。殖民進步主義與日據時代全灣文學的文化抗爭。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傳士論文。
  98. 遊勝冠。傳統知識份子的同化立場。殖民進步主義與日據時代全灣文學的文化抗爭。
  99. 廖炳急(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
  100. 廖振富(1996)。櫟社三家詩研究林癡仙-林幼春、林獻堂。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傳士論文。
  101. 劉禾、宋偉杰(2002)。跨語際實錢-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
  102. 劉紀蕙。「不同」到「同一」-臺灣皇民主體之「心」的改造。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
  103. 劉紀蕙(2004)。心的變異,現代性的精神形式。臺北:麥田出版。
  104. 劉康(199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
  105. 澎湖、陳梅峰。臺灣習俗美醜十則。
  106. 蔣渭水。臨床講義-對名叫臺灣的息者的診斷。
  107. 鄭虛一(1992)。成趣園詩鈔,遣興集|虛一詩集,臺北:
被引用次数
  1. 蔡元隆、張淑媚(2009)。日治後期校園忠君愛國思想的強化:以嘉義市初等學校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社會科學類,40(2),33-66。
  2. 曾品滄(2011)。從花廳到酒樓:清末至日治初期臺灣公共空間的形成與擴展(1895-1911)。中國飲食文化,7(1),89-142。
  3. 江寶釵(2009)。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對世務之肆應—以連橫的漢學傳播事業為觀察核心。成大中文學報,26,81-118。
  4. 江寶釵(2014)。日治時期臺灣文人的國民性論述暨其意義。淡江中文學報,30,205-236。
  5. 林淑慧(2007)。世變下的書寫—吳德功散文之文化論述。臺灣文學研究學報,4,9-40。
  6. 王淑蕙(2010)。日治時期臺灣「燈謎」對《詩經》的運用。高雄師大學報:人文與藝術類,29,71-97。
  7. 衛琪(2012)。王松《臺陽詩話續編》初探。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報,1,101-119。
  8. 吳毓琪(2010)。比較南社與瀛社面對新、舊文化交鋒的抉擇與取向―兼論謝雪漁對自我認同鏡像的建構。臺灣文學研究集刊,7,83-124。
  9. (2009)。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女性觀。臺灣史研究,16(1),87-129。
  10. (2011)。〈傅錫祺日記〉的發現及其研究價值:以文學與文化議題為討論範圍。臺灣史研究,18(4),201-239。
  11. (2015)。洋服、和服、臺灣服―日治時期臺灣多元的服裝文化。新史學,26(3),7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