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

并列篇名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Team Cohesion

DOI

10.6222/pej.0030.200103.3519

作者

蔣憶德(Yi Te Chiang);陳淑滿(Shu-Man Chen);葉志仙(Chih-Shien Yeh)

关键词

教練領導行為 ; 團隊凝聚力 ;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 team cohesion

期刊名称

體育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0期(2001 / 03 / 01)

页次

195 - 20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之目的有:(1)比較不同性別選手之教練領導行為及團隊凝聚力的差異情形;(2)比較不同運動項目選手之教練領導行為及團隊凝聚力的差異情形;(3)探討教練領導行為對團隊凝聚力的預測情形;(4)探討知覺與喜愛教練領導行為之差異與團隊凝聚力的相關情形。 統計方法為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逐步迴歸分析及皮爾遜積差相關。受試對象包含男、女選手,共計530人(棒球=203人、籃球=118人、排球=112人及足球=97人)。受試者在非比賽期間填寫基本資料表、教練領導行為量表及團隊情境量表。 研究結果顯示:(1)不同性別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訓練與指導、專制行為及社會支持)、喜愛教練領導行為(專制行為)及團隊凝聚力(工作凝聚力)均有顯著差異存在。(2)不同運動項目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及團隊凝聚力有顯著差異存在。(3)教練領導行為(知覺訓練與指導,知覺專制行為、喜愛社會支持)可有效預測團隊凝聚力。(4)訓練與指導之差異、民主行為之差異及社會支持之差異與工作凝聚力呈負相關。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four-fold: (l) to compare the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team cohesion of different gender. (2) to compare the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team cohesion of different group sports items. (3) to determine the utility of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in predicting team cohesion. (4)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of discrepancy between preferred and perceived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to team cohesion. The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 ANOVA, stepwise multiple-regression, and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were used as statistical methods. Subjects were 530 players (baseball=203, basketball=118, volleyball=l12, soccor =203). Subject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 questionnaire which includes subjects’ demographic data, Leadership Scale for Sport, and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1) The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preferred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team cohesion by players with different gender. (2) The exist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perceived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preferred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team cohesion by players with different group sports items. (3) The perceived training and instruction, perceived autocratic behavior and preferred social support were three effective predictors of team cohesion. (4) The relationships of discrepancy between preferred and perceived coaches’ leadership behavior were negatively associated with team cohesion.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體育學
参考文献
  1. Bird, A. M.(1977).Development of a model for predicting team performance.Research Quarterly,48
  2. Carron, A. V.(1982).Cohesiveness in sport groups: Interpretations and consideration.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4
  3. Carron, A. V.,Widmeyer, W. N.,Brawley, L. R.(1985).The 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assess cohesion in sport teams: The Group Environment Questionnaire.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7
  4. Chelladurai, P.(1984).Discrepancy between preferences and perceptions of leadership behavior and satisfaction of athletes in varying sports.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6
  5. Chelladurai, P.,Saleh, S. D.(1980).Dimension of leader behavior in sports: Development of a leadership scale.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2
  6. Martens, R.,Peterson, J. A.(1971).Group cohesiveness as a determinant of success and member satisfaction in team performance.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Sociology,6
  7. Reis, H. T.,Jeisma, B.(1978).In W. F. Straub (Ed.), Sport Psychology: An analysis of athlete behavior.
  8. Terry, P. C.(1984).The coaching preferences of elite athletes competing at Universiade' 83.Canadian Journal of Applied Sports Sciences,9
  9. Westre, K. R.,Weiss, M. R.(199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coaching behaviors and group cohesion in hogh school football teams.The Sport Psychology,5
  10. 鄭志富(1997)。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論文集
  11. 盧素娥(1995)。國立體育學院研究所碩士論文
被引用次数
  1. 蔡英美、王俊明(2007)。選手知覺的家長式領導與團隊承諾及團隊凝聚力之關係之研究。成大體育,40(1/2),25-39。
  2. 蔡玉卿(2012)。高中足球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交大體育學刊,3,28-39。
  3. 蔡玉卿、林澤民(2012)。高中足球運動代表隊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2),58-68。
  4. 曾季秀、林雅博、周建智(2009)。訓練行為觀察記錄系統之介紹與評析。大專體育,104,115-126。
  5. 陳寶億、曹校章、林昌國(2007)。高中(職)橄欖球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爲與球員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87-100。
  6. 陳寶億、曹校章、王金城(2008)。大專橄欖球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為與球員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6,21-32。
  7. 陳建彰、林柏化(2007)。甲組桌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爲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6,150-168。
  8. 陳進祥(2017)。大專桌球代表隊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模式之實證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6(1),33-47。
  9. 陳俊勳(2014)。高中(職)排球選手知覺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交大體育學刊,8,22-32。
  10. 陳科嘉(2010)。優秀大專拔河選手教練領導與凝聚力之研究。文化體育學刊 ,11,37-46。
  11. 陳優華(2007)。高中橄欖球員對教練領導行為知覺之研究。興國學報,7,275-291。
  12. 程俊堅(2003)。如何做個有效能的運動教練。體育學系系刊,3,47-55。
  13. 高明峰(2004)。不同高中職運動團隊之教練領導行為。花蓮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18,215-224。
  14. 許君立、李信良(2012)。臺中市國小籃球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8(2),73-85。
  15. 許如雅(2004)。我國跆拳道優秀選手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文化體育學刊 ,2,103-116。
  16. 黃朝嘉、張志青、林仁彬(2008)。優秀大專跆拳道選手的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長榮運動休閒學刊,2,90-100。
  17. 黃惠芝(2008)。競技體操與啦啦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1(2),43-56。
  18. 黃俊發、莊進德、周育伶、李文娟(2008)。不同運動目標取向適配性對內在動機之影響—以羽球運動項目為例—。北體學報,16,12-25。
  19. 黃美瑤、涂馨友、邱逸翔、林子文(2011)。高中職競技啦啦隊團隊氣氛、創造力與競賽成績表現之關連性。臺灣運動教育學報,6(1),1-14。
  20. 黃明義(2003)。排球教練預導行爲對團隊凝聚力之影響。排球教練科學,2,36-42。
  21. 黃素珍、陳明宏、張世沛、施國森(2012)。大專籃球教練領導行為與訓練週期滿意度之研究。長榮運動休閒學刊,6,128-137。
  22. 黃義翔、陳敬能(2012)。不同中文版本的教練─選手關係量表的實用性研究。成大體育,44(1),57-75。
  23. 黃致豪、陳堅錐、胡凱揚(2012)。不同依賴程度之大專運動選手運動合作態度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嶺東學報,31,37-50。
  24. 簡家俊、郭春芍、吳慧莉(2012)。角力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以中華民國99年全國角力錦標賽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1(2),46-57。
  25. 康正男(2005)。棒球運動教練領導行為之探討一概念建構與模式分析。體育學報,38(4),53-68。
  26. 賴姍姍、王克武(2002)。導師領導、班級支持對班級承諾、班級凝聚力及成績表現之影響—以嶺東技術學院90學年度班際拔河錦標賽及大隊接力的參賽班級為例。大專體育學刊,4(2),45-54。
  27. 連玉輝、林姿葶(2016)。運動情境中的家長式教練領導研究回顧。體育學報,49(2),125-142。
  28. 廖妤珮、楊志鴻、黃娟娟(2010)。國中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爲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排球教練科學,15,15-21。
  29. 林金杉(2003)。淺談運動教練領導行為。體育學系系刊,3,79-85。
  30. 林耀豐、呂文玲(2006)。運動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0(4),68-77。
  31. 林澤民(2012)。教練領導行為、團隊氣氛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以足球選手為例。運動教練科學,25,25-38。
  32. 林澤民(2013)。足球教練領導行為、組織氣候、組織承諾與團隊凝聚力關係之研究-以文化差異為調節變數。臺灣體育學術研究,55,21-46。
  33. 劉尚勳,倪瑛蓮(2022)。運動團隊凝聚力之文獻回顧與展望。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21(1),82-95。
  34. 羅玉枝(2009)。排球選手知覺教練權力類型、團隊凝聚力對運動表現的影響。北體學報,18,90-98。
  35. 馬君萍(2003)。女子壘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爲、知覺動機氣候、團隊凝聚力與內在動機之相關研究。運動教練科學,2,88-101。
  36. 萬捷雄、陳盛彬(2013)。羽球校隊凝聚力與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中原體育學報,2,149-163。
  37. 王俊明(2011)。教練內外控特質與選手目標取向對教練領導行為的預測。大專體育學刊,13(3),257-266。
  38. 王耀聰(2005)。男、女田徑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樂趣來源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3),127-140。
  39. 韋磊(2009)。大專院校籃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團隊凝聚力之研究。島嶼觀光研究,2(2),1-8。
  40. 溫著光,胡凱揚,王聖文(2023)。團隊凝聚與社會賦閒對運動團隊影響之探討。運動休閒管理學報,20(1),1-13。
  41. 蕭秋祺、潘慧雯(2010)。大專校院籃球隊教練領導行為與團隊凝聚力之相關研究。長榮大學學報,14(1),101-115。
  42. 謝麗娟、謝順風、方同賢(2018)。菁英軟式網球選手知覺教練權力類型與團隊凝聚力:全國運動會之資格賽及會內賽的改變。臺灣運動教育學報,13(1),51-64。
  43. 謝旻凱、陳智彥、郭于瑄(2016)。以傅柯觀點淺談籃球場上教練、球員、裁判權力建構。身體文化學報,23,41-54。
  44. 謝瑄容,張富貴,周如萍(2010)。大專桌球選手教練領導、運動滿意度與成績表現之研究。興大體育學刊,10,37-53。
  45. 熊鴻鈞(2008)。兩性運動團隊文化再造之個案研究。大專體育學刊,10(3),15-26。
  46. 葉志仙(2003)。職業與業餘棒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爲對滿意度之研究。體育學報,35,83-93。
  47. 張瑞興(2008)。「運動教練領導」領域中涉及的前置變項:台灣近十年實證研究之分析。大專體育,95,148-152。
  48. 趙宸紳、許子淵、張志銘、張艾君、張世沛(2017)。教練領導與團隊凝聚力對羽球選手滿意度之研究。運動休閒餐旅研究,12(3),16-30。
  49. 趙榮瑞、黃惠芝(2008)。優秀大專啦啦隊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與團隊凝聚力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6,33-44。
  50. 鄭志富、吳慧卿(2003)。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爲、團隊衝突、團隊凝聚力與滿意度關係之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2,124-147。
  51. 鍾陳偉、倪雅華、何正峰、王潔玲(2008)。不同性別籃球選手知覺教練領導行為、內在動機及滿足感之研究。北體學報,16,72-82。
  52. (2004)。導師領導、班級支持對於學生團隊行為之影響—以弘光科技大學護理科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4(2),133-148。
  53. (2005)。棒球運動教練領導行為之探討—概念建構與模式分析。體育學報,38(4),53-68。
  54. (2009)。我國羽球校隊教練之領導行為研究。朝陽學報,14,455-484。
  55. (2024)。比較不同文化背景的控制型教練行為。大專體育,167,1-16。
  56. (2024)。西方文化控制型教練行為之探討。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23(1),10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