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新修訂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內涵及其在歷史教學上的應用

DOI

10.6608/THE.2009.015.001

作者

陳豐祥

关键词

布魯姆 ; 認知教學目標 ; 知識向度 ; 認知歷程向度

期刊名称

歷史教育

卷期/出版年月

15期(2009 / 12 / 01)

页次

1 - 5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自1956年發表以來,一直是國內歷史學科課程發展、教材教法和教學評量的重要依據,影響極為深遠。但有關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的理論,隨著認知心理學的快速發展,已在2001年作了大幅度的修正。為使國內歷史教育能夠適時同步的掌握新理論、新方法,本文首先針對布魯姆認知領域教學目標新修訂的理論內涵,包括知識向度與認知歷程向度進行深入的分析討論;接著以近年來大學學測及指考試題為例,藉由其中蘊含的認知教學目標、歷史教材內容、歷史思維特徵,評估其理論內涵在歷史教學上應用的可能性。分析的結果顯示,大學學測及指考試題,僅能落實部分新修訂的布魯姆認知教學目標,對於「程序」、「後設認知」知識向度,以及「評鑑」、「創造」等認知歷程向度,事實上仍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然而,近一步檢視近十多年來國內實施的九年一貫課程、八四課程標準及九五課程暫綱,可以發現其中有關課程目標或教學方法建議,大致都與新修訂布魯姆認知教學目標若合符節。顯示國內歷史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課程目標的願景,確有其正確性、合理性。因此,凡是關心國內歷史教育的學者專家及各級教師,若能深入掌握新修訂布魯姆認知教學目標的理論內涵並充分應用到歷史教學中,相信必能有效提升教學品質,落實歷史教育改革的目標。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歷史科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2006)。
  2.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2001)。
  3. Anderson, L. W.(ed.),Krathwohl, D. R.(ed.)(2001).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on of Bloom's educational objectives.NY:Longman.
  4. Bruner, J. S.(1961).The act of discovery.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31,21-32.
  5. 李坤崇(2006)。教學評量。臺北:心理出版社。
  6. 李宜玫、王逸慧、林世華(2004)。社會學習領域分段能力指標之解讀─由Bloom 教育目標分類系統(修訂版)析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7(2),1-34。
  7. 邱淵譯(1989)。教學評量。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8. 郭生玉(1990)。心理與教育測驗。臺北:精華書局。
  9. 陳豐祥(1994)。歷史教學評量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學生書局。
  10. 黃光雄譯(1983)。認知領域目標分類。臺北:復文書局。
  11. 葉連祺、林淑萍(2003)。布魯姆認知領域教育目標分類修訂版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05,94-106。
  12. 甄曉蘭、曾志華(1997)。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國民教育研究學報,3,180。
被引用次数
  1. 林明鴻(2016)。翻轉教室教學法融入使用者經驗設計課程之個案研究。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16。1-183。 
  2. 黃柏勳(2017)。基於成對比較之開放式問題同儕評量系統。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位論文。2017。1-79。 
  3. 李松霖(2017)。創客教育融入課程對資訊類大專生學習成效之影響-以人機介面設計課程為例。臺中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1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