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在學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標發展之研究

并列篇名

Development of an At-School Adolescent "Everyday Misery" Index

DOI

10.29882/JTNUE.200510.0006

作者

黃芳銘(Fang-Ming Hwang);楊金寶(Kin-Bao Yang);許福生(Fu-Seng Hsu)

关键词

生活痛苦指數 ; 複核效化 ; 競爭模式 ; 驗證性因素分析 ; "Everyday Misery" index ; cross-validation ; competing models ;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期刊名称

師大學報:教育類

卷期/出版年月

50卷2期(2005 / 10 / 01)

页次

99 - 12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是透過一系列嚴謹的分析程序來建立一份具有信效度的在學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數量表。蒐集全國在學青少年共1494份有效問卷,將其以SPSS10.0軟體隨機區分為三組樣本,每組各498份。第一組樣本以探測性因素分析來獲得因素成份,結果顯示此份量表有五個因素,分別命名為「學校環境因素」、「家庭影響因素」、「社會情境因素」、「未來發展因素」,以及「政府作為因素」。接著將其建構成在學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數的一系列競爭模式,以第二組樣本來做驗證性因素分析的評鑑,結果顯示五因素斜交模式是最為簡效的模式,對此一模式做內在結構適配評鑑也顯示觀察變項與潛在變項皆具有良好的信度、聚合效度,以及區別效度。第三組樣本則是作為複核效化的評鑑,結果顯示五因素斜交模式具有穩定性以及預測力。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velop, using a series of analytic procedures, a reliable and valid scale for measuring adolescents' perception of ”everyday misery” at school. 1494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from the Taiwan area. The sample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sets by an SPSS10.0 random procedure. The first sample set was used to generate the factors through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this resulted in a scale of five factors: the ”school environment factor,” ”family influence factor,” ”social situation factor,” ”future development factor,” and ”government-generated factor.” Then a series of competing models was established and evaluated by the second sample set using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procedure. The five-factor oblique model was found to be the most efficient one. The internal-component evaluation found that latent variables have good reliability, convergent validity, and discriminant validity. The cross-validation was tested by the third sample set for the model. The model's stability and predictive power were confirmed.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Agnew, Robert.(1995).In F. Adler & W. Laufer (Eds.), The legacy of anomie theory.New Brunswick, NJ:Transaction.
  2. Agnew, Robert.(1992).Foundation for a general strain theory of crime and delinquency.Criminology,30,47-87.
  3. Baumrind, D.(1965).Effects of authoritative parental control on child behavior.Child Development,57,887-905.
  4. Bronfenbrenner, 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5. Cooley, C. H.(1902).Human nature and social order.New York:Scribner.
  6. Cummongs, Rhoda(1995).Adolescence-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Florida: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7. Durkheim, Emile.(1951).Suicide.New York:Free Press.
  8. Erikson, E. H.(1968).Identity: Youth and crisis.New York:Norton.
  9. Freud, S.(1961).In J. Strachey(ed.), The Standard edition of the complete psychological works of Sigmund Freud(vol.19).London:Hogarth Press.
  10. Garbrieal, M. A.(1988).Boredom.Ch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163,156-164.
  11. Gottfredson, M.,Travis, Hirschi(1990).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2. Hirschi, Travis.(1969).Cause of delinquenc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q Press.
  13. Hwang, Fang-Ming.(1996).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Utah.
  14. Laub, J.,R. Sampson(1988).Unraveling families and delinquency.Criminology,26,355-380.
  15. Robinson, Paul.(1978).Parents of beyond control adolescents.Adolescence,13,116-119.
  16. Sampson,Robert,John Laub.(1993).Crime in the marketing: Pathways and turning points through lif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7. Shaw, Clifford R.,Mckay, H. D.(1972).Juvenile delinquency and urban area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8. Stark, R.(1987).Deviant places.Criminology,25,893-909.
  19. Steinberg, Laurence(1990).Edit by Feldman ,S. S. and Glen R. Elliott. At the threshold: the developing adolescent.MA:Harvard.
  20. Sutherland, Edwin H.(1967).The professional thief.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1. 沈玉燕(1998)。「黑毒戲法,架構百姓痛苦指數」座談會紀實。法律與你系列,52,91-103。
  22. 林青瑩(1999)。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家庭因素之分析研究。公民訓育學報,8,409-456。
  23. 林燦璋、黃嘉綺(1999)。台灣犯罪測量、犯罪黑數、治安安全感與社會治安指標之關係。中央警察大學學報,35,237-268。
  24. 侯崇文(2000)。青少年偏差行為。犯罪學期刊,6,35-62。
  25. 侯崇文(2003)。載於法務部(主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六)。台北:法務部。
  26. 范國勇(2000)。少年偏差行為理論整合實證之研究。台北:中央警察大學。
  27. 張麗梅(1993)。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
  28. 莊耀嘉(2000)。載於國立台北大學(主編),少年犯罪問題理論與實務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北大學。
  29. 許春金(2000)。犯罪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30. 許春金、楊士隆(1993)。社區與少年偏差。警政學報,23,183-218。
  31. 許春金等(1999)。少年偏差行為早年預測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32. 陳嘉彰(2001)。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
  33. 黃芳銘(2004)。社會科學統計方法學:結構方程模式。台北:五南。
  34. 黃芳銘、劉和然(2000)。在學青少年生活痛苦指標調查之研究。論文發表於中正大學主辦之2000 年中輟學生與青少年犯罪問題研討會,嘉義
  35. 黃德祥(1991)。犯罪青少年刺激尋求與社會技巧之分析研究。輔導學報,14,51-92。
  36. 楊孝榮(1998)。復興公園少年犯罪社區處遇之實務。社區發展季刊,82,97-110。
  37. 葉雅馨(2003)。青少年憂鬱很嚴重嗎?。飛颺少年雙月刊,5
  38. 劉旭山、邱致清(1999)。南區大專青少年快樂指數。訓育研究,30,43-55。
  39. 劉玲君(1997)。青少年生活態度與價值觀指標調查研究。學生輔導,54,146-158。
被引用次数
  1. Su, Chiu-Ping,Shang, I-Wei,Ku, Gordon Chih-Ming(2018).Who Needs Peer Support? Levels of Leisure Constraints and Leisure Participation.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5(1),43-60.
  2. Wang, Chih-Hao,Kuo, Nien-Te,Hsu, Ya-Ti,Hsu, Chia-Lin,Chang, Kuo-Chien(2017).HOW THE EFFECTS OF LOYALTY PROGRAMS, RELATIONSHIP BENEFITS,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CREATE CUSTOMER LOYALTY? THE CASE OF TAIWAN STARBUCKS COFFEE.品質學報,24(2),131-158.
  3. 鮑世青、李安明(2012)。國民小學教師心智模式量表之編製及模式之驗證研究。學校行政,82,111-143。
  4. 蔡永川、劉照金、劉一慧、董燊(2013)。臺灣運動觀光產業服務品質指標建構之研究。台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13(1),55-80。
  5. 陳柏霖、許嘉家、余民寧(2010)。教師憂鬱傾向的影響因素之研究。輔導與諮商學報(彰師大),32(2),73-97。
  6. 陳俊瑋(2011)。學生教育抱負與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長期追蹤資料之分析。當代教育研究,19(4),127-172。
  7. 陳文貞、林宏恩、古志銘(2010)。國內自行車道形象量表之編製。運動與遊憩研究,4(3),125-142。
  8. 丁學勤(2009)。學校服務品質量表的發展與因素結構之研究。教育學刊,33,115-158。
  9. 古永利(2017)。中文版憂鬱認知三元素問卷之心理計量屬性。臨床心理學刊,11(1/2),1-18。
  10. 郭彰仁(2017)。比較中國大陸、歐美來台旅客之遊憩衝突與調適行為—以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為例。戶外遊憩研究,30(1),27-61。
  11. 侯雅齡(2009)。幼兒在動手做科學活動歷程之心流研究:以潛在成長模式進行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4(3),81-105。
  12. 許建民(2017)。SBL現場觀賞刺激來源量表發展與驗證。體育學報,50(1),83-94。
  13. 黃寶園(2009)。工作壓力對工作滿足、職業倦怠影響之研究:統合分析取向。教育心理學報,40(3),439-461。
  14. 黃寶園(2010)。社會支持在壓力反應歷程中的中介效果。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3),401-436。
  15. 黃寶園、林世華(2007)。人格特質與社會支持對壓力反應歷程影響之研究:結合統合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二計量方法。教育心理學報,39(2),263-294。
  16. 黃瓊儀、游錦雲、吳怡慧(2015)。國中身心障礙學生家庭社經地位、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財務資本與學習成果之關係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4),129-160。
  17. 黃文雄、李雅鳳、李介祿、吳忠宏(2007)。旅遊動機、滿意度與忠誠度之模式建構與驗證:以宜蘭賞鯨活動為例。觀光研究學報,13(4),347-367。
  18. 黃義良(2014)。幼兒教師個人品牌量表之建構。教育實踐與研究,27(1),65-94。
  19. 黃玉萍,張菽萱,杜佳靜(2010)。大學生學習適應、自我調整學習策略與學習成效量表之建構-以Y技術學院為例。育達科大學報,24,33-56。
  20. 黃韞臻、林淑惠(2010)。「大專生生活痛苦指數量表」的編製及分析。測驗學刊,57(2),239-267。
  21. 黃韞臻、林淑惠(2012)。「大學生學習投入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9(3),373-396。
  22. 黃韞臻、林淑惠(2013)。大學生人際挫折容忍力量表之發展。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5,147-174。
  23. 敬世龍(2010)。青少年希望感量表之建構。教育科學期刊,9(2),165-192。
  24. 藍烈廷、費吳琛、張珈進(2016)。同時多工適配、敬業貢獻與工作績效之研究:個人環境適配觀點。管理學報,33(3),419-441。
  25. 雷立芬,黃聖茹,陳志杰(2019)。網站品質、信任與知覺風險對購買意願之研究-有機蔬果為例。農業與經濟,62,67-101。
  26. 雷立芬、黃聖茹、崔萱(2016)。依蕾特伴手禮之品牌形象、顧客滿意度及顧客忠誠度研究。亞太經濟管理評論,19(2),1-24。
  27. 雷立芬、黃聖茹、祁皓翎(2016)。品牌形象、體驗行銷、顧客滿意度與顧客忠誠度關聯性之研究─以水花園有機農夫市集為例。農業與經濟,57,83-114。
  28. 雷立芬、黃聖茹、張仁豪、吳志文(2017)。時尚購物中心之促銷、商店印象、顧客滿意度與忠誠度關係研究─以台北京站為例。亞太經濟管理評論,20(2),73-92。
  29. 林宏恩、李岳修、古志銘(2009)。國內自行車道運動觀光吸引力量表編製之研究。休閒產業管理學刊,2(3),-16-30。
  30. 林宏恩、李岳修、古志銘(2010)。國內自行車活動休閒滿意度理論模式之驗證。運動休閒餐旅研究,5(1),154-174。
  31. 林啟超(2011)。「高職學生學業動機調節量表」構念效度驗證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7(4),75-102。
  32. 劉佩雲、高台茜、林俊瑩(2015)。兼顧「學生學習成效」導向的大學教學評鑑量表發展與課程實施效率之評估。課程與教學,18(4),107-135。
  33. 劉田修、徐茂洲、林秉毅(2010)。大型運動賽會服務滿意模式之驗證─以2009高雄世運會爲實證。休閒產業管理學刊,3(3),58-73。
  34. 劉奕蘭(2012)。「青少年人際認知成熟量表」之發展研究。測驗學刊,59(1),49-74。
  35. 盧俊宏、卓國雄(2008)。學童選手運動表現害怕失敗評估量表發展之研究。教育學刊,30,167-192。
  36. 盧俊宏、卓國雄、盧俊宏、卓國雄(2008)。兒童版運動情境2×2成就目標量表之建構效度研究。體育學報,41(1),37-50。
  37. 羅寶鳳、曾明基、張德勝、邱于真(2011)。學生評鑑教師教學量表跨層級構念的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3),31-60。
  38. 尚憶薇,古志銘(2021)。中等學校射箭學生運動員目標取向與教練-選手關係之影響。臺灣運動教育學報,16(2),17-32。
  39. 湯雅芬,陳柏霖,余民寧(2012)。大學生心理資本量表編製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8(4),19-52。
  40. 蕭家旗、陳麒文、陳苡廷、周世玉(2010)。體驗行銷對節慶活動形象及重遊意圖影響之探討—以臺中元宵燈會為例。企業管理學報,85,47-70。
  41. 蕭吟常(2014)。高中職學生之非行同儕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彰化師大教育學報,26,1-16。
  42. 謝曜鍾、蔡瑋娟、黃孟立、張良漢(2012)。泳渡日月潭參與者認知價值、滿意度對忠誠度的影響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9(2),69-88。
  43. 楊玲惠、何光明(2011)。餐飲技職教育學生學習滿意度與生涯自我效能對職涯選擇影響之研究-以大同技術學院餐飲管理系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6(2),80-107。
  44. 楊子孟(2013)。居民對運動賽會觀光發展支持意圖之研究─以 2011年亞洲女子壘球錦標賽為例。運動休閒管理學報,10(1),1-18。
  45. 楊子孟、林東興(2013)。2009 高雄世運會賽後期居民對賽會利益、成本、價值與支持之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2(1),1-12。
  46. 張千惠、金慧珍(2010)。視障青少年同儕社交需求與社交挑戰之探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5(1),91-125。
  47. 張清源、王俊明(2009)。健身運動意象量表之編製。大專體育學刊,11(2),69-83。
  48. 張雲龍(2016)。家庭與學校知覺影響高中職生偏差行為之探討。輔導與諮商學報,38(1),61-82。
  49. (2008)。「大學生身心健康量表」構念效度驗證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4),201-229。
  50. (2009)。霸凌現象與學生偏差行為對友善校園影響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32,75-103。
  51. (2009)。國中生使用逃避策略相關因素徑路模式之檢驗。教育與心理研究,32(1),111-145。
  52. (2010)。校園選舉策略測量指標之建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3),183-222。
  53. (2011)。「保母適任性量表」之編製。教育與心理研究,34(4),97-127。
  54. (2011)。國小學生知覺教師班級網頁管理投入量表之建構:競爭模式與複核效度的取向。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5(4),54-69。
  55. (2014)。大學生生涯希望量表發展之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8(1),23-44。
  56. (2014)。兩岸四地國中小學生行為困擾之比較研究。教育研究月刊,240,93-111。
  57. (2016)。中學生家庭作業時間與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以TEPS資料分析為例。教育政策論壇,19(4),93-124。
  58. (2019)。大學生生活因應量表之編製及其恆等性檢驗。教育與心理研究,42(2),8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