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近代中國知識轉型與概念變遷/觀念形塑-觀念史/概念史視域與方法

并列篇名

Intellectual Transformation and Conceptual Change/Idea Making in Modern China-Vision and Methodology of History of Ideas/History of Concepts

DOI

10.29425/JHIEA.201306_(4).0005

作者

鄭文惠(Wen-Huei Cheng)

关键词

觀念史 ; 概念史 ; 近代中國 ; 知識轉型 ; 概念變遷 ; 東亞 ; 數位人文 ; history of ideas ; modern China ; transformation of knowledge ; construction of concepts ; East Asia ; digital humanities

期刊名称

東亞觀念史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13 / 06 / 01)

页次

223 - 30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以觀念史/概念史視域與方法,探討近代中國知識/思想轉型時期,概念/觀念作為一個研究對象的可能路徑與方法。文中比較美、英、德觀念史、概念史學術進路與方法異同及中國近代知識轉型中有關概念/觀念的義界;並提出「中國/東亞/全球」由「節點」到「網絡」的比較概念史的研究框架,以勾勒近代中國自我與他者觀念域文化交涉的大歷史結構。此外,除文字文本外,當同時關注圖像、影像、儀式等多重中介,結合觀念史/概念史/隱喻學,以進行概念傳布與觀念形塑的跨文化考掘學的研究。另,在知識微縮革命與大數據新時代命題下,若能有效結合人文思維與數位技術、統計理論,進行關鍵詞與關鍵詞叢共現頻度所呈顯的概念/觀念群的關係結構,及「觀念‧事件‧行動」互動之大歷史結構的數位人文研究,或能開啟觀念史/概念史由「語言」到「數位人文」轉向的研究新範式,而推進觀念史/概念史研究革命性的蛻變與突破。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by means of the horizon and methodology of history of ideas, discusses how "idea/concept" could be a research subject in the conceptual transition of knowledge in modern China. I compar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among three diverse histories of ideas (in the U.S., the U.K., and Germany) to their Chinese counterpart. To capture how the notions of "self " and "other" were co-transformed in this transition from a macro-historical perspective, I propose to read modern China as a pivot in comprehending East Asian or even global context of history of ideas. In addition to textual evidence, images, rituals and other media, combined with metaphorology, and history of ideas, should be studied in order to complete trans-cultural archaeology. Moreover, apply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statistical theories to analyzing certain key words, concepts, and the interactions among "ideas," "events" and "actions" would extend the scholarship of history of ideas from current linguistic perspective to the one of digital humanities. It can be a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in the near fu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方維規(2011)。「鞍型期」與概念史─兼論東亞轉型期概念研究。東亞觀念史集刊,1
    連結:
  2. 金觀濤、劉青峰(2011)。隱藏在關鍵詞中的歷史世界。東亞觀念史集刊,1
    連結:
  3. 梁裕康(2006)。語言、歷史、哲學─ Quentin Skinner 論之政治思想方法論。政治科學論叢,28
    連結:
  4. 黃俊傑(2009)。作為區域史的東亞文化交流史─問題意識與研究主題。臺大歷史學報,43
    連結:
  5. 鄭文惠(2011)。從概念史到數位人文學:東亞觀念史研究的新視野與新方法。東亞觀念史集刊,1
    連結:
  6. 鄭文惠(2013)。後遺民時間/地理政治學:溥心畬臺灣風物之文化敘事。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3
    連結:
  7. 鄭文惠(2011)。發刊詞。東亞觀念史集刊,1
    連結:
  8. 鄭文惠(2006)。遺民的生命圖像與文化鄉愁─錢選詩/畫互文修辭的時空結構與對話主題。政大中文學報,6
    連結:
  9. 魯道夫G. 瓦格納、吳億偉譯(2011)。中國的「睡」與「醒」:不對等的概念化與應付手段之研究。東亞觀念史集刊,1
    連結:
  10. 陳綬蓀編:《社會問題辭典》,上海民智書局,1929 年9 月1 版。
  11. 陳獨秀:〈革命與反革命〉,《嚮導》第16 期,1923 年1 月18 日。
  12. 瞿秋白:〈實驗主義與革命哲學〉,《新青年》第10 卷第3 期,1924 年8 月1 日。
  13. 《辭源》,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 年10 月1 版,辰集。
  14. 侯生:〈哲學概論〉(續前期),《江蘇》第7 期,1903 年10 月20 日。
  15. 汪精衛:〈民族的國民(未完)〉,《民報》第1 號,1905 年11 月26 日。
  16. (2009)。新史學‧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北京:中華書局。
  17. (2009)。飲冰室專集之二十六。北京:中華書局。
  18. (1996).The Meaning of Historical Tenors and Concepts. New Studies on Begriffsgeschichte.Washington D. C.:German Historical Institute.
  19. 汪奠基:〈數學邏輯的產生〉,《少年中國》,第4 卷第8 期,1923 年12 月。
  20. 傅斯年:〈對於中國今日談哲學者之感念〉《新潮》第1 卷第5 號,1919 年5 月1 日。
  21. 王星拱:〈物和我〉,《新潮》第3 卷第1 號,1921 年10 月1 日。
  22. 黃摩西編:《普通百科新大辭典》,上海:上海國學扶輪社,1911 年5月1 版,戊集。
  23. (2009)。新史學。北京:中華書局。
  24. 飛生:〈國魂篇〉(續第三期),《浙江潮》第7 期,1903 年9 月11 日。
  25. 馮友蘭:〈名教之分析〉,《現代評論》二周年增刊,1927 年1 月1 日。
  26. 〔日〕文學士深作安著,光益譯:〈人格論〉,《新民叢報》第4 年第23號〈原第95 號〉,1907 年11 月6 日。
  27. 沼胡:〈教育私議〉,《江蘇》第5 期,1903 年8 月23 日。
  28. 雨塵子:〈近世歐人之三大主義〉,《新民叢報》第28 號,1903 年3 月27 日。
  29. 章太炎:〈與人書〉,《民報》第10 號,1906 年12 月20 日。
  30. (2012)。第二屆FTP 三校合作國際學術會議:「世界史/全球史視野中的東亞」,:
  31. 知白:〈中國教育問題之根本研究〉,《新民叢報》第4 年第21 號(原第93 號),1906 年12 月16 日。
  32. (1988).What is History Today?.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
  33. (2009)。飲冰室專集之三十九。北京:中華書局。
  34. 馮友蘭:〈柏格森的哲學方法〉《新潮》第3 卷第1 號,1921 年10 月
  35. 耶魯撒冷著,徐彥之譯:〈邏輯漫談〉,《新潮》第1 卷第2 期,1919年2 月1 日。
  36. 梁啟超:〈雜答某報(續第84 號)〉,《新民叢報》第4 年第13 號(原第85 號),1906 年8 月20 日。
  37. (2001)。清代報刊圖畫集成。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38. (2009)。飲冰室文集之四十。北京:中華書局。
  39. (2009)。飲冰室專集之四十二。北京:中華書局。
  40. 李思純:〈信仰與宗教〉,《少年中國》第3 卷第1 期,1921 年8 月。
  41. 秋桐:〈復辟平議〉,《甲寅》第1 卷第5 號,1915 年5 月10 日。
  42. 汪榮寶、葉瀾編:《新爾雅》,上海明權社,東京并木活版所印,光緒二十九年(1903)6 月1 版。
  43. 沈志遠編:《新哲學辭典》,北平:筆耕堂書店,1933 年9 月1 版。
  44. 〈敬告同鄉學生〉,《湖北學生界》第5 期,1903 年5 月27 日。
  45. 陶履恭:〈人類文化之起源‧續前號〉,《新青年》第2 卷第6 期,1917 年2 月1 日。
  46. 方珣:〈柏格森生之哲學〉,《少年中國》第1 卷第7 期,1920 年1月。
  47. 權量:〈憲政平議〉,《湖北學生界》第2 期,1903 年2 月27 日。
  48. 馬星馳:〈外人以鐵道侵略中國之危象〉,《神州日報》,1908 年4 月14 日。
  49. 孟和:〈主義與他的制限〉,《現代評論》第5 卷第109 期,1927 年1 月8 日。
  50. 胡漢民:〈述侯官嚴氏最近政見〉,《民報》第2 號,1906 年8 月2 日。
  51. 侯生:〈哲學概論〉,《江蘇》第3 期,1903 年6 月25 日。
  52. 觀雲:〈養心用心論〉,《新民叢報》第3 年第21 號(原第69 號),1905 年5 月18 日。
  53. 《教育通論》,〈緒言(續第7 期)〉,《江蘇》第9、10 期,1904 年3 月17 日。
  54. 〔美〕杜威著,吳康、羅家倫譯:〈思想的派別(杜威講壇)〉,《新潮》第2 卷第3 期,1920 年4 月1 日。
  55. 〔英〕後素:《西洋倫理學》,《二十世紀之支那》第1 期,1905 年6 月3 日。
  56. 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專業數據庫(1830-1930),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開發,劉青峰主編。
  57. 守常:〈階級競爭與互助〉,《每週評論》第29 期,1919 年7 月6 日。
  58. 陳嘉藹:《因明淺說》,《新潮》第1 卷第3 號,1919 年3 月1 日。
  59. 〔德〕伯倫知理:《國家論》卷1(接第17 冊),《清議報》第18 冊,1899 年6 月18 日。
  60. 〔俄〕蒲列哈諾夫著,鄭超麟譯:〈辯證法與邏輯〉,《新青年》第10卷第4 期,1924 年8 月1 日。
  61. 〔法〕雷鮑原著,余家菊譯:〈心理學研究法〉,《少年中國》第4 卷第8 期,1923 年12 月。
  62. 馮夢龍:《警世通言》,明天啟四年刻本。
  63. Austin, J. L.(1962).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4. Chien, Lee-Feng(1999).PAT-tree-based adaptive keyphrase extraction for intelligent Chinese information retrieval.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35(4),501-521.
  65. DeLuna, D. N.(ed.)(2006).The Political Imagination in History: Essays Concerning J.G.A. Pocock.Baltimore, MD:Owlworks.
  66. Foucault, Michel(1997).Of other spaces; utopias and heterotopias.Rethinking Architecture: A Reader in Cultural Theory
  67. Lehmann, Hartmut(Ed.),Richter, Melvin(Ed.)(1996).The Meaning of Historical Terms and Concepts: New Studies on Begriffsgeschicht.German Historical Institute.
  68. McCreight, Edward M.(1976).A Space-Economical Suffix Tree Construction Algorithm.Journal of the ACM,23(2),262-272.
  69. Melching, Willem(ed.),Velema, Wyger(ed.)(1994).Main Trends in Cultural History: Ten Essays.Amsterdam:Rodopi.
  70. Skinner, Quentin(2002).Visions of Politics, vol. I, Regarding Metho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1. Walker, William(2009).J. G. A. Pocock and the History of British Political Thought: Assessing the State of the Art.Eighteenth-Century Life,33(1)
  72. Zammito, John(2004).Koselleck's Philosophy of Historical Time(s) and the Practice of History Zeitschichten: Studien zur Historik (Mit einem Beitrag von Hans-Georg Gadamer) by Reinhart Koselleck, Book Review.History and Theory,43(1),128-129.
  73. 十時彌、田吳炤譯(1960)。論理學綱要。三聯書店。
  74. 子安宣邦、陳瑋芬譯(2004)。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75. 子安宣邦、趙京華譯(2011)。東亞論:日本現代思想批判。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76. 川島眞(2004)。中国近代外交の形成。名古屋:名古屋大?出版?。
  77. 方維規(2009)。歷史沉澱於特定概念。二十一世紀,111
  78. 王汎森(2006)。「主義」與「學問」─ 一九二○年代中國思想界的分裂。四分溪論學集:慶祝李遠哲先生七十壽辰,臺北:
  79. 王昱鈞、呂翊瑄、蔡宗翰、劉青峰、金觀濤、劉昭麟(2012)。漢文文獻之外來語音譯詞擷取方法。第四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臺北:
  80. 司馬遷(1959)。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81. 西嶋定生(1983)。中国古代国家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東京大?出版?。
  82. 沈國威(2010)。近代中日詞彙交流研究:漢字新詞的創制、容受與共用。北京:中華書局。
  83. 沈國威(2010)。《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書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7
  84. 昆廷‧斯金納、任軍鋒譯(2006)。言語行動的詮釋與理解。思想史研究
  85. 昆廷‧斯金納、任軍鋒譯(2006)。觀念史中的意涵與理解。思想史研究
  86. 金觀濤、劉青峰(2007)。歷史研究的客觀性:論觀念史圖像中的真實。新史學,18(1)
  87. 金觀濤、劉青峰(2008)。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
  88. 威廉斯、劉建基譯(2005)。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北京:三聯書店。
  89. 柯林武德、何兆武譯、張文傑譯(1997)。歷史的觀念。北京:商務印書館。
  90. 胡適(1953)。胡適文學。臺北:遠東圖書公司。
  91. 張典魁(2009)。陳立夫《唯生論》與柏格森哲學關係之探討。中正歷史學刊,12
  92. 張灝(2004)。時代的探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93. 梁啟超、林志鈞編(1999)。飲冰室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
  94. 許紀霖編、宋宏編(2010)。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95. 章清(2011)。「界」的虛與實:略論漢語新詞與晚清社會的演進。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別冊7
  96. 華正書局編輯部(1984)。歷代書法論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97. 項潔編(2011)。數位人文在歷史學研究的應用。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98. 項潔編(2012)。數位人文要義:尋找類型與軌跡。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99. 項潔編(2011)。數位人文研究的新視野:基礎與想像。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00. 馮天瑜編(2007)。語義的文化變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101. 黃興濤(2009)。「她」字的文化史:女 性新代詞的發明與認同研究。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
  102. 溝口雄三、孫軍悅譯(2011)。作為方法的中國。北京:三聯書店。
  103. 詹明信、吳美真譯(1998)。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104. 趙岐(1991)。三輔決錄。北京:中華書局。
  105. 劉禾、宋偉傑譯(2008)。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三聯書店。
  106. 鄭文惠(2010)。樂園想像與文化認同─桃花源及其接受史。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07. 鄭文惠(2012)。觀念史研究的文化視域。史學月刊,2012(9)
  108. 鄭文惠(2005)。文學與圖像的文化美學─想像共同體的樂園論述。臺北:里仁書局。
  109. 諾夫喬伊、吳相譯(2005)。觀念史論文集,南京:
  110. 諾夫喬伊、張傳有譯、高秉江譯(2002)。存在巨鏈:對一個觀念的歷史的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11. 鍾少華(2012)。中文概念史論。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112. 顏健富(2008)。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113. 羅志田(1999)。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114. 嚴復(1986)。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鄭文惠(2017)。邊界與越界:《香港文學大系 1919-1949》的文化政治。漢學研究通訊,36(3),37-49。
  2. 鄭文惠,邱偉雲(2019)。數位人文視野下近代中國「新/舊」話語的交鋒與激辯。清華中文學報,22,17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