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大學入學甄試影響教育機會均等之分析

并列篇名

An Analysis of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and College Admission

作者

張訓譯(Syun-Yi Chang)

关键词

文化資本 ; 教育機會均等 ; 教育改革 ; 甄試入學 ; Cultural capital ;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 Education reform Admission audition

期刊名称

育達科大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45期(2017 / 12 / 01)

页次

69 - 8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探討台灣在歷經教育改革之後,大學多元入學的甄試招生是如何影響學生的教育機會,過去的許多文獻皆以學生的家庭背景來探討文化資本對於入學機會的影響,而忽略了大學甄試時老師的影響因素,老師在面試時的篩選標準也會影響學生的入學機會。本文嘗試以老師的角度來探討文化資本在甄試過程中的影響,研究對象方面以立意取樣的方式訪談南部某國立大學社科院的老師共六位,以了解文化資本在甄試過程中的影響。研究結果發現,老師在甄試時都會將焦點傾向文化資本較高的學生,文化資本較高的學生在內含文化、具體文化和制度文化方面的表現都比較能切中老師心理所想要的學生特質,進而獲取較高的入學機會。在這方面研究者建議學校可以採取名額比例分配的方式,讓不管來自鄉村或都市的學生都有入學的機會,第二是建議學校可以將甄試資料制式化,讓所有的學生都有固定格式可以參照,而不需要自訂太華麗的資料內容。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mainly investigates how the enrollment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s affects the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of students after the educational reform in Taiwan. However, previous research has primarily focus on the impact of cultural capital on school enrollment opportunities based on students' family background and rarely on factors of teachers' influence in the screening test. The teacher's criteria for screening in the interview will also affect the students' admission opportunities.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iscuss the impact of cultural capital in the process of the examin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eacher. By ways of interviews through purposive sampling, six teachers from the social science academy of a certain national university in the southern Taiwan expressed their views about their experience for understanding the cultural capital in the course of the examination.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teachers tend to focus on the students with higher cultural capital. Students with higher cultural capital are more likely to measure up to the teachers' expectation and then can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on admission. Based on these finding,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schools can adopt a regional quota allocation approach that allows students from rural or urban areas to have access to school. Secondly, school can apply shared standard form for admissions, so that all students don't have to provide abundant paperwork.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基礎與應用科學 > 數學
基礎與應用科學 > 資訊科學
基礎與應用科學 > 永續發展研究
工程學 > 市政與環境工程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教育學
参考文献
  1. 林俊瑩,吳裕益(2007)。家庭因素、學校因素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階層線性模式的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3,107-144。
    連結:
  2. 林碧芳(2009)。從文化資本探討才藝學習對學習成就的影響。教育與社會研究,17,111-134。
    連結:
  3. 張芳全(2006)。社經地位、文化資本與教育期望對學業成就影響之結構方程模式檢定。測驗學刊,53,261-296。
    連結:
  4. 張芳全(2011)。家長教育程度、文化資本、自我抱負、學習興趣與數學成就之關係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25,29-56。
    連結:
  5. 許殷宏,謝艾芸(2012)。原住民族中學生文化資本運作的階級差異。教育學誌,27,39-82。
    連結:
  6. 許崇憲(2002)。家庭背景因素與子女學業成就之關係:臺灣樣本的後設分析。中正教育研究,1,25-62。
    連結:
  7. 郭吉模(2003)。從「教改萬言書」看台灣十年教改。學校行政雙月刊,27,161-168。
    連結:
  8. 陳青達,鄭勝耀(2008)。文化資本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雲林縣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為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5,79-98。
    連結:
  9. 陳建洲,劉正(2004)。論多元入學方案之教育機會均等性。教育研究集刊,51,115-146。
    連結:
  10. 黃銘福,黃毅志(2014)。台灣地區出身背景、國中學業成績與高中階段教育分流之關聯。教育實踐與研究,27,67-98。
    連結:
  11. 黃龍欽(2010)。從教育機會均等反思高中繁星計畫入學制度之施行:以南投縣某所高中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21,117-145。
    連結:
  12. 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30,113-147。
    連結:
  13. Bourdieu, P(1996).The state nobility.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14. Mayer, F(1966).A History of Educational Thought.Columbus, Ohio:Charles E. Merrill Publishing Co., A Bell & Howell Company..
  15. 王秀槐(2014)。多元入學制度下的教育機會均等:經由不同入學管道進入不同類型學校的大一學生家庭社經背景之研究。市北教育學刊,47,21-46。
  16. 王俊權(2000)。從大學聯考到多元入學。台灣教育,592,7-19。
  17. 王振輝(2013).知識與權力─當代教育中的貧窮世襲.臺北市:五南.
  18. 李文益,黃毅志(2004)。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以臺東師院為例。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5,23-58。
  19. 周新富(2005).布爾迪厄論學校教育與文化再製.臺北市:心理.
  20. 邱思瀛(2009)。大學多元入學方案之探究。銘傳教育電子期刊,創刊號,83-93。
  21. 孫清山,黃毅志(1996)。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臺灣社會學刊,19,95-139。
  22. 秦夢群(2004)。大學多元入學實施與改革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7,59-84。
  23. 張宜君,林宗弘(2015)。臺灣的高等教育擴張與階級複製:混合效應維續的不平等。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5,85-129。
  24. 張鈿富,葉連祺,張奕華(2005)。大學多元入學方案對入學機會之影響。教育政策論壇,8,1-24。
  25. 教育部統計處(2014)。大專校院校數。瀏覽日期:2016/08/30,網址: https://stats.moe.gov.tw/qframe.aspx?qno=MQA3ADkAMQA1
  26. 陳怡靖,黃毅志(2011)。學科補習、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與高中多元入學關係之研究。教育研究學報,45,87-111。
  27. 陳怡靖,鄭燿男(1999)。台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物資本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10,416-434。
  28. 陳憶芬,游靖喻(2011)。宜蘭縣國小高年級兒童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對自然領域學習態度、學業成就之影響:原漢比較。研究台灣,7,25-62。
  29. 黃政傑(2001).大學教育改革.臺北市:師大書苑.
  30. 黃隆興,張德勝,王彩薇(2010)。國小資優生與普通生家庭社經背景級文化資本之比較研究。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期刊,2,59-94。
  31. 劉維公(譯)(1992)。片段化的象徵世界:波笛爾文化社會學的省思。當代月刊,77,14-31。
  32. 蕭仲廷,黃毅志(2015)。台灣國三生原漢族群與其它出身背景透過社會資本、文化資本、財物資本對學業成就之影響。教育研究學報,49,29-54。
被引用次数
  1. 邱仕凱(2018)。家庭社經地位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學業發展自我效能為中介變數。教育學誌,40,5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