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
是数位物件识别码
(
D
igital
O
bject
I
dentifier
)
的简称,
为物件在网路上的唯一识别码,可用于永久连结并引用目标物件。
使用DOI作为永久连结
每个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便成为永久网址。
如以DOI号为
10.5297/ser.1201.002
的文献为例,此文献的永久连结便是:
http://dx.doi.org/
10.5297/ser.1201.002
。
日后不论出版单位如何更动此文献位置,永久连结所指向的位置皆会即时更新,不再错失重要的研究。
引用含有DOI的文献
有DOI的文献在引用时皆应同时引用DOI。若使用APA、Chicago以外未规范DOI的引用格式,可引用DOI永久连结。
DOI可强化引用精确性、增强学术圈连结,并给予使用者跨平台的良好使用经验,目前在全世界已有超过五千万个对象申请DOI。 如想对DOI的使用与概念有进一步了解,请参考 ( ) 。
ACI:
数据来源:Academic Citation Index,简称ACI
台湾最大的引用文献资料库,目前收录台湾与港澳地区所出版的人文学、社会学领域学术期刊之书目资料与参考文献,总期刊量超过690种,每年定期公布收录期刊的影响指数(Impact Factor)等指标给大众,并提供专家学者与学术单位实用的计量与分析功能。
五年影响指数(5-Year Impact Factor):某一期刊前五年所出版的文章在当年度的平均被引用次数。
公式:(前五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年的被引用次数)÷(前五年论文产出论文总篇数)
例如:A期刊2017年之五年影响指数
(A期刊2012-2016年发表论文在2017年的被引总次数)/(A期刊2012-2016年发表的论文总数)
什么是预刊文章?
为提供读者最前线之学术资讯,于期刊文献获同意刊登后、纸本印制完成前,率先于网路线上发表之文章即为预刊文章。预刊文章尚未有卷期、页次及出版日期资讯,但可藉由DOI号识别。 DOI号是文献的数位身份证字号,不论预刊或正式出版皆不会改变,读者可点击DOI连结,或于DOI号前面加上 「 http://dx.doi.org/ 」 连结到文献目前最新版本。
如何引用预刊文章?
请使用预刊文章的线上发表日期及DOI号来引用该篇文献。
引用范例(视不同引文格式规范可能有所差异):
作者姓名。文章篇名。期刊名称。 YYYY/MM/DD线上预先发表。
doi:DOI 号
Challenging Air Pollution: An Explorative Study of Community Action Science and Localized Practices
杜文苓(Tu, Wen-Ling) ; 施佳良(Shih, Chia-Liang)
传播研究与实践 ; 9 卷 1 期 (2019 / 01 / 01) , P1 - 32
繁体中文 DOI: 10.6123/JCRP.2019.01_9(1).0001
公民科学 ; 空污监测 ; 知识生产 ; 空污治理 ; citizen science ; air monitoring ; knowledge generation ; air governance
- 江淑琳,张瑜倩(2016)。更民主的科学沟通:科学类博物馆实践公众参与科学之角色初探。传播研究与实践,6(1),199-227。
连结: - 范玫芳,张简妙琳(2014)。科学知识与水政治:旗山溪治水争议之个案研究。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26,133-173。
连结: - Ascher, W.,Steelman, T. A.,Healy, R. G.(2010).Knowledge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Re-imagining the boundaries of science and politics.Cambridge, MA:MIT Press.
- Baber, W. F.,Bartlett, R. V.(2005).Deliberative environmental politics: Democracy and ecological rationality.Cambridge, MA:MIT Press.
- Bonney, R.,Cooper, C. B.,Dickinson, J.,Kelling, S.,Phillips, T.,Rosenberg, K. V.,Shirk, J.(2009).Citizen science: A developing tool for expanding science knowledge and scientific literacy.BioScience,59,977-984.
- 曾靖越(2021)。公民科学与创客运动:空气盒子计画的案例探讨。传播研究与实践,11(2),221-258。
- 陈震远,陈震远(2023)。公民为何(不)科学:新竹我们要喝乾净水行动联盟的运动轨迹(2017-2020)。科技医疗与社会,36,1-51。
- 戴荣赋,黄资媛,张力亚(2019)。大学与地方社群的协力合作策略与挑战:以埔里空污减量为例。中国行政评论,25(2),31-56。
- 谢储键(2022)。从协力创新析探社区空气污染治理之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16(2),97-127。
- 张耀仁(2020)。台湾「科学传播」研究析论:理论诠释与反思(1970-2019)。传播研究与实践,10(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