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區公所公務人員工作負荷、關係型心理契約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

并列篇名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kload, Relational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of Civil Servants in District Offices

DOI

10.6635/cpar.202209_28(3).0003

作者

陳寶民(Pao-Min Chen)

关键词

工作負荷 ; 關係型心理契約 ; 離職傾向 ; workload ; relational psychological contract ; turnover intention

期刊名称

中國行政評論

卷期/出版年月

28卷3期(2022 / 09 / 01)

页次

54 - 7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臺北市區公所公務人員為研究對象,探討其工作負荷、關係型心理契約與離職傾向之關係。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共計回收有效問卷312份,問卷資料採用信效度分析、敘述性分析、t檢定、變異數分析、相關分析及迴歸分析等方法進行統計分析,以瞭解其工作負荷、關係型心理契約與離職傾向之關係及影響。研究結果發現:(1)不同年齡、服務年資及職位在工作負荷、關係型心理契約與離職傾向上存在部分顯著差異;(2)工作負荷對離職傾向呈現顯著正向影響;(3)工作負荷對關係型心理契約呈現顯著負向影響;(4)關係型心理契約對離職傾向呈現顯著負向影響;(5)關係型心理契約在工作負荷與離職傾向間具有部份中介效果。根據研究結果提出相關研究成果、實務管理與未來研究之建議,以提供學術界及實務界之參考。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takes public servants in public offices in Taipei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workload, relational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In this study,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was used and a total of 312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The questionnaire data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using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nalysis, narrative analysis, t test, variance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and influence of its workload, relational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ound that: (1) there are som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workload, relational psychological contract and turnover intention for different ages, years of service and position; (2) workload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urnover intention; (3) work load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relational psychological contract; (4) the relational psychological contract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turnover intention; and (5) the relational psychological contract has a partial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the workload and the turnover inten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study proposed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practical management and future research recommendations as references for the academic and practical circle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参考文献
  1. 王安強,曾敏傑(2019)。公部門住宅業務人員工作壓力關聯因素之探索。中華行政學報,25,63-86。
    連結:
  2. 吳孟樺(2017)。政府部門離職傾向之探討-以臺北市政府為例。中國行政評論,23(3),64-98。
    連結:
  3. 吳孟樺(2018)。政府部門工作壓力與健康管理之探討-以臺北市政府為例。中國行政評論,24(1),39-74。
    連結:
  4. 李元堯,陳鴻雁,許富淑(2014)。運動中心員工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3,236-266。
    連結:
  5. 李俊達,洪基貴(2020)。臺北市公立長照機構服務人員情緒勞務與離職傾向之研究-工作滿意度的中介效果。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4(1),35-77。
    連結:
  6. 阮瑋琳,萬光滿,蔡淨鈺,江敏慧(2013)。領導-成員交換關係、心理契約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國籍航空公司為例。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7(4),92-106。
    連結:
  7. 林素鉁,侯東旭,趙正敏(2020)。那些因素決定了護理人員留任意願?醫院社會責任與心理契約觀點。醫務管理期刊,21(3),161-180。
    連結:
  8. 施智婷,趙銘崇,楊孟哲(2021)。知覺教育訓練成效與離職傾向關係之調節式中介模式-心理契約觀點。組織與管理,14(1),1-42。
    連結:
  9. 高鳳霞,鄭伯壎(2014)。職場工作壓力-回顧與展望。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4(1),77-102。
    連結:
  10. 張靖梅,林獻鋒(2021)。護理人員離職行為影響因素及工作負荷之探究。長庚護理,32(1),18-31。
    連結:
  11. 陳書梅(2004)。個人背景因素對館員工作壓力認知影響之研究-以臺灣地區公立大學暨學院圖書館為例。圖書資訊學刊,2(1),49-62。
    連結:
  12. 陳殷哲,謝孟婷(2018)。公務人員工作負荷對情緒耗竭之影響-情緒智力與工作特性之調節效果。企業管理學報,118,101-138。
    連結:
  13. 陳淑貞(2012)。心理契約實現知覺與回任人員組織承諾、離職意圖關係之研究-以組織信任為中介變數。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2(3),1-22。
    連結:
  14. 陸洛,蔡貴丞,吳欣蓓(2009)。工作壓力與休閒活動對工作後果之雙重影響。運動與遊憩研究,4(2),151-165。
    連結:
  15. 游子正,董祥開(2020)。公務人員「單位離職傾向」之影響因素分析。文官制度季刊,12(3),45-86。
    連結:
  16. 黃穗芬,林靜娟,宋琇鈺,陳鳳櫻(2011)。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和離職傾向關係的探討。弘光學報,63,25-34。
    連結:
  17. 黃寶園(2009)。工作壓力對工作滿足、職業倦怠影響之研究:統合分析取向。教育心理學報,40(3),439-462。
    連結:
  18. 葉穎蓉(2004)。由心理契約檢視員工工作身份對工作態度與行為的影響-以公部門的約聘人員為例。人力資源管理學報,4(4),105-129。
    連結:
  19. 葉穎蓉,胡昌亞(2011)。檢視職業承諾對於心理契約違反的影響。交大管理學報,31(2),1-31。
    連結:
  20. 劉仲矩,周玉涵(2016)。公部門人員情緒勒索認知、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關聯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6(1),43-68。
    連結:
  21. 劉彩娥,應立志,王萬琳(2013)。醫院員工離職原因之調查分析。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7(3),59-72。
    連結:
  22. 賴苡汝,廖梨伶,謝藍琪,李貞慧(2014)。營養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職業倦怠和離職傾向之現況與相關性。臺灣公共衛生雜誌,33(6),609-619。
    連結:
  23. 賴苡汝,廖梨伶,謝藍琪,李貞慧(2014)。營養師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職業倦怠和離職傾向之現況與相關性。臺灣公共衛生雜誌,33(6),609-619。
    連結:
  24. 鍾燕宜,陳景元,林瑞卿(2008)。志願工作者心理契約違反對工作滿意及離職意向之研究-以義務「張老師」為例。人力資源管理學報,8(2),61-86。
    連結:
  25. 羅新興,周慧珍(2006)。組織成員知覺主管支持對其離職傾向之影響-探討工作負荷與成就動機之干擾作用。人力資源管理學報,6(4),67-80。
    連結:
  26. 蘇慧玲,陳穎峰,趙必孝,凌雅惠(2003)。服務業建教合作支持系統與個人特性對員工組織承諾與離職傾向的情境影響。人力資源管理學報,3(4),39-64。
    連結:
  27. Argyris, C.(1960).Understanding Organizational Behavior.Dorsey.
  28. Blau, P.(1964).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Wiley.
  29. Booher, H. R.(Ed.)(1990).Manprint: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systems integration.New-York:Van Nostrand.
  30. Caplan, R. D.,Cobb, S.,French, J. R.,Van Harrison, R.,Pinneau, S. R.(1975).Job Demands and Worker Health: Main Effects and Occupational Difference.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31. Coyle-Shapiro, J.,Kessler, I.(2003).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in the U.K. public sector: A psychological contract perspective.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132,213-230.
  32. Dwiyanti, R.,Hamzah, H.,Abas, N. A. H.(2020).Psychological contracts, job stress, and turnover intention for salesperson retail compan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8(9),1930-1936.
  33. Fishbein, M.,Ajzen, I.(1975).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 and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Addison-Wesley.
  34. Guralnik, D. B.(1970).The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 of the American Language.Prentice Hall.
  35. Iverson, R. D.,Deery, M.(1997).Turnover culture in the hospitality industry.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Journal,7(4),71-82.
  36. Lance, C. E.(1991).Evaluation of a structural model relating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and precursors to voluntary turnover.Multivariate Behavioral Research,26(1),137-162.
  37. Maslach, C.,Goldberg, J.(1998).Prevention of burnout: New perspectives.Applied and Preventive Psychology,7(1),63-74.
  38. Michaels, C. E.,Spector, P. E.(1982).Causes of employee turnover: A test of the Mobley, Griffeth, Hand, and Meglino model.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7(1),53-59.
  39. Mobley, W. H.(1982).Employee Turnover: Causes Consquences and Control.Addison-Wesley.
  40. Mobley, W. H.(1977).Intermediate linkage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rnover.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2(2),237-240.
  41. Nele, D. C.,Claudia, B. O.,Hans, D. W.(2010).The role of the formal employment contract in the range and fulfilment of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esting a layered model.European Journal of Work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19(6),696-716.
  42. Porter, L.W.,Steer, R. M.,Mowday, R. T.,Boulian, P. V.(1974).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ob satisfaction, and turnover among psychiatric technician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59(5),603-609.
  43. Raja, U.,Johns, G.,Ntalianis, F.(2004).The impact of personality on psychological contracts.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7,350-367.
  44. Robinson, S. L.,Rousseau, D. M.(1994).Violating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Not the exception but the norm.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5,245-259.
  45. Rousseau, D. M.(1995).Psychological Contracts in Organizations: Understanding Written and Unwritten Agreements.Sage.
  46. Shin, H. C.(2019).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and job insecurity or stress in employees engaged in the restaurant business.Sustainability,11(20),1-10.
  47. Shore, L. M.,Barksdale, K.(1998).Examining degree of balance and level of obligation in the employment relationship: A social exchange approach.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Spec Issue),731-744.
  48. Steel, R. P.,Ovalle, N.K.(1984).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havioral intentions and employee turnover.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69(4),673-686.
  49. Tett, R. P.,Meyer, J. P.(1993).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turnover intention, and turnover: Path analyses based on meta-analytic findings.Personal Psychology,46,259-293.
  50. Thatcher, J. B.,Stepina, L. P.,Boyle, R.(2002).Turnover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orkers: Examining empirically the influence of attitudes,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external markets.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19(3),231-261.
  51. Thomas, D. C.,Au, K.,Ravlin, E. C.(2003).Cultural variation and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4(5),451-471.
  52. Yang, C. Y.,Hung, C. H.(2012).Effect of recreational involvement on stress relief and job performance in restaurant worker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Pakistan Journal of Statistics,28(5),525-535.
  53. Yanti, B.,Ana, R.(2020).The impac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sychological contracts and job satisfaction on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through organization expectancy: 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social Rehabilitation,24(7),981-990.
  54. 王乃慶(2013)。中國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55. 王采凰(2018)。南臺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56. 王聖文,張政治,狄懋昌,沈宗仁(2008)。體育行政人員角色衝突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運動知識學報,5,333-341。
  57. 王靜琳,黃瓊玉,呂桂雉,何美瑤(2007)。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社會支持之探討。榮總護理,24(1),59-68。
  58. 古彩緣(2017)。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
  59. 何金玉(2005)。員工角色壓力與人事機構推動心理健康工作之研究-以高雄縣、市公務人員為對象。「94年度人事行政研究發展」得獎作品選輯
  60. 何清治,洪錦墩,劉偉文,李美文,李明輝(2014)。某區域醫院從業人員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以工作支持為調節變項。醫學與健康期刊,3(2),25-36。
  61. 余鑑,于俊傑,余采芳,鄭宇珊,劉美玲(2011)。理財專員情緒勞動、工作壓力對離職傾向影響之研究。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14(4),1-23。
  62. 吳雅茵(2016)。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
  63. 呂玫慧(2010)。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
  64. 李永聖(2002)。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65. 李洪英,于桂蘭(2017)。心理契約履行與員工離職傾向的關係。社會科學家,2,74-78。
  66. 李麗美(201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67. 周佳佑(2005)。工作壓力的認識與改善。T&D飛訊,37,1-5。
  68. 周紫芹(2006)。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69. 周碩政(2020)。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70. 林邦傑,陳美娟(2006)。學校組織與教職人員心理契約量表的建構。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4),39-68。
  71. 林碧莉,曾麗琦,呂桂雲,何美瑤(2005)。衛生所護理人員工作壓力與專業承諾之研究。實證護理,1(2),132-139。
  72. 邱淑梅(2016)。龍華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73. 胡佩蘭(2011)。國立中山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
  74. 唐根深,簡鈺珒,林正德,蔡明謙(2011)。內政部民政司100年度自行研究報告內政部民政司100年度自行研究報告,未出版
  75. 徐偉真、胡蓬生、林政忠,2021,〈公務員人力老化、年輕人不再死守鐵飯碗〉,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story/7314/5316318,檢索日期:2021年10月16日。
  76. 徐慈薇,2017,〈被飆罵只能忍,公務員吐心聲:無力、想離職〉,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019004259-260410?chdtv,檢索日期:2021年9月21日。
  77. 翁慈憶(2011)。新北市政府2010年自行研究報告新北市政府2010年自行研究報告,未出版
  78. 張容榕(2019)。心理契約、組織承諾與工作滿意度之關連性研究-以某私立科技大學為例。樹德科技大學學報,21(2),49-74。
  79. 張茜(2009)。中國西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
  80. 張雅雲(2012)。朝陽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81. 張翠芬,陳重光,陳敏加(2016)。不同類型醫院護理人員特質、工作壓力、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之相關性研究-以六家地區醫院及四家區域醫院為例。澄清醫護管理雜誌,12(2),28-38。
  82. 張曉鳳,林育秀,王素美,饒育華,吳芯霈,梁亞文(2010)。醫療服務人員工作壓力源與離職意願之探討。澄清醫護管理雜誌,6(1),21-31。
  83. 張瓊玲(2013)。我國公部門人力激勵政策與法制規範之研究。競爭力評論,16,83-110。
  84. 梁嘉玲(2012)。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
  85. 莊秉翰(2011)。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86. 許南雄(2008).組織行為.臺北:華立.
  87. 許英倫,蔡明田,簡瑞霖(2014)。人格特質、工作特性、領導型態、工作滿足感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以科技業工程師為例。第17屆科技管理研討會,臺北:
  88. 許桂瑛(2019)。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財富與稅務管理系。
  89. 許惠茹(2010)。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90. 郭敏雄(2012)。長榮大學高階管理研究所。
  91. 陳加州,淩文輇,方俐洛(2003)。企業員工心理契約的結構維度。心理學學報,35(5),404-410。
  92. 陳正修(2006)。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
  93. 陳俊吉(2016)。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
  94. 陳淑靜(202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
  95. 陳朝建(2011)。改制直轄市後區公所功能業務調整及其治理能力提升策略。研考雙月刊,35(6),71-87。
  96. 陳意茹(2013)。國立嘉義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97. 陳照明,萬榮水(2001)。勞僱心理契約理論建構的爭論之剖析及其解決之展望。中國行政評論,10(4),101-128。
  98. 陳銘薰,方妙玲(2004)。心理契約違犯對員工工作行為之影響之研究-以高科技產業為例。輔仁管理評論,11(2),1-32。
  99. 陳慧玉(2006)。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0. 陸洛(1997)。工作壓力之歷程-理論與研究的對話。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19-51。
  101. 勞動部(2014).勞工職業壓力評估技術手冊.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102. 彭尹騏(2017)。南臺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103. 游金玲(2006)。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
  104. 湯柏齡,陳永煌,諶立中(2002)。工作壓力。中華職業醫學雜誌,9(2),145-147。
  105. 黃大綱(2013)。國立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106. 黃吉宏(2015)。朝陽科技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系。
  107. 黃英忠(2003).人力資源管理.臺北:三民.
  108. 黃素美(2016)。崑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109. 黃駿強(2019)。中臺科技大學醫療暨健康產業管理系。
  110. 楊明磊(2010)。員工協助方案在公務部門的推動與應用。人事月刊,50(1),38-50。
  111. 葉倩妏(2009)。國立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112. 詹佳瑛(2014)。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學系。
  113. 詹舒涵、焦漢文,2017,〈自殺成死因前三、公務員鐵飯碗變難捧〉,TVBS新聞:https://news.tvbs.com.tw/world/797529,檢索日期:2021年10月14日。
  114. 褚麗絹,許秀琴,陳淑慧(2005)。司法矯正人員角色衝突、工作態度、工作壓力與離職傾向關係之研究。經營管理論叢,1(1),35-46。
  115. 滕昭南(2019)。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16. 蔡月英,張翠芬,趙正敏(2020)。知覺組織支持和社會網絡對離職意圖之影響-護理人員心理契約、組織承諾的中介效應。醫院,53(3),1-15。
  117. 蔡秉燁,鍾靜蓉(2002)。員工生涯規劃。研習論壇,15,35-40。
  118. 蔡惠娜,陳葒春,魏淑君,劉淑如,鄭靜瑜(2014)。護理人員的工作壓力、倦怠及離職意願之相關探討。長庚科技學刊,21,75-86。
  119. 蔡霈湘(2020)。致理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120. 瞿媚,趙璟(2012)。心理契約維度與企業員工離職關係研究。中國林業經濟,5,57-61。
  121. 魏銪呈(2011)。國立嘉義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122. 羅偉誠(2017)。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
被引用次数
  1. 趙修華(2023)。公務人員關係型心理契約、工作滿意度與離職傾向關聯之研究。中國行政評論,29(1),32-59。
  2. (2024).Low Turnover Rate of Public Health Nurses despite High Burnout: A Focus Group Study.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6(2),457-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