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吳宗祐、鄭伯壎(2003)。組織情緒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19(3),137-173。
連結:
-
張學善、呂姿瑩(2005)。國小教師職業倦怠與情緒智慧之相關研究。國民教育研究集刊,14,27-43。
連結:
-
Adelmann, P. K.(1989).Michigan,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
Ashforth, B. E.,Humphrey, R. H.(1993).Emotional labor in service roles: The influence of identify.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8(1),88-115.
-
Bailey, J.(1996).Service agents, emotional labor and costs to overall customer service.Paper presented at 11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Occupational Psychology,San Diego:
-
Brotheridge, C. M.,Grandey, A. A.(2002).Emotional labor and burnout: Comparing two perspectives of "people work".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60,17-39.
-
Brotheridge, C. M.,Lee, R. T.(2003).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emotional labour scale.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76,365-379.
-
Cunningham, W. G.(1983).Teacher burnout-solution for the 1980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The Urban Review,15(1),37-51.
-
Felt, K. B. K.(2003).Minnesota, 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nnesota.
-
Freudenberger, H. J.(1974).Staff burnou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30,159-165.
-
Gaines, J.,Jermier, J. M.(1983).Emotional exhaustion in a high stress organization.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6(4),567-586.
-
Golembiewski, R. T.(1986).Stress in organizations: toward a phase model of burnout.New York:Praeger.
-
Grandey, A. A.(2000).Emotional regulation in the workplace: A new way to conceptualize emotional labor.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5(1),95-110.
-
Hochschild, A. R.(1983).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Berkeley:Unervisety of California.
-
Lee, R.T.,Ashforth, B.E.(1993).A Further examination of managerial burnout: toward an integrated model.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4,3-20.
-
Leiter, M. P.,Maslach, C.(1988).The truth about burnout: How organizations cause personal stres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San Francisco, Calif.:Jossey-Bass.
-
Maslach, C.(1982).Burnout: The cost of caring.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
Maslach, C.,Jackson, S. E.(1981).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2(1),99-113.
-
Maslach, C.,Leiter, M. P.(1997).The truth about burnout.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
-
Morris, J. A.,Feldman, D. C.(1996).The dimensions,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1(4),986-1010.
-
Owens, R.(1987).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Englewood Cliffs,New Jersey:Prentice-Hall.
-
Pugliesi, K.(1999).The consequences of emotional labor: Effects on work stress, job satisfaction, and well-being.Motivation and Emotion,23(2),125-154.
-
Rafaeli, A.,Sutton, R. I.(1987).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 as part of the work rol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2(1),23-37.
-
Ray, B.(2002).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New Brunswick NJ.
-
Tracy, S. J.(2000).Becoming character for commerce: Emotional labor, self-subordination, and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in a total institution.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4(1),90-128.
-
田育昆(2007)。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
-
何信助(1999)。國民中學教師工作倦怠與學校組織氣氛關係之探討。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理通識學科,科技學刊,1(8),83-96。
-
何信煒(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
-
吳宗祐(2003)。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
-
吳清山、林天祐(2005)。情緒勞務。教育資料與研究,65,136。
-
吳淑蓉、王秀紅(2005)。護理人員情緒勞務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實證護理,1(4),243-252。
-
吳慧倩(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
呂秀華(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
宋敬德(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班。
-
李育亭(2007)。台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
李新民、陳密桃(2006)。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務因素結構及其對工作倦怠之影響。高雄師大學報,20,67-89。
-
李麗君(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
-
林尚平(2000)。組織情緒勞務負擔量表之發展。中山管理評論,3(8),427-447。
-
林尚平、張曉毓(2002)。情緒勞務構面與專業倦怠、自評績效及人力資源管理方案期望之關聯性研究-以某一遊樂事業組織為例。科技學刊,11(3),205-218。
-
林尚平、陳怡安(2001)。遊樂區員工情緒勞務及社會化歷程之質性研究。商管科技季刊,2(3),319-343。
-
林舒涵(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國際貿易學系。
-
林瑞雅(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東吳大學心理學系。
-
洪于仁(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
-
唐文儀(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
-
高佳伶(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
-
崔來意(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
張乃文(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
-
張如意(2005)。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
張曉春(1983)。專業人員工作疲乏研究模式-以社會工作員為例(上)。思與言,21(1),66-79。
-
梁美慧(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
許譯丰(2005)。桃園,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
郭生玉(1987)。國中教師工作心厭與背景因素關係之研究。師大教育心理學報,20,37-54。
-
郭為藩(1993)。教育的理念。台北市:文景。
-
郭耀輝(2004)。屏東,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
-
陳秀卿(2000)。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
陳佳瑩(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桃園縣,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
陳明逵(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真理大學財金研究所。
-
陳亮霖(2003)。高雄,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所。
-
陳俐雯(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南,南台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
陳德宗(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
陳蓮妃(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
單小琳(1988)。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
-
游淑芬(2005)。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
-
馮宏雲(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
-
黃介宏(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體育研究所。
-
黃台生(1997)。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
-
黃臺生(2001)。工作倦怠相關理論探述。中華行政,70,37-68。
-
葉在庭(2001)。負向情緒調適量表與職業倦怠關係之初探。測驗與輔導,165,3477-3479。
-
詹舜能(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中,臺中健康暨管理學院經營管理研究所。
-
鄔佩君(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
-
滿莉芳(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中,靜宜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
劉淑貞(2003)。桃園,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
-
劉淑慧(198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
-
蔣佳良(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
蔡玉青(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雲林,國立雲林技術學院企業管理技術研究所。
-
蔡宜儒(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屏東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
蔡金田(1998)。國民小學啟智班教師工作壓力與職業倦怠之關係。教育研究資訊,6(6),69-87。
-
蔡進雄(2005)。勞心、勞力、勞情?論中小學教師的情緒勞務。師友,455,42-44。
-
蔡禎航(2005)。雲林,雲林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
-
鄭文達(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彰化,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
-
盧姍姍(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國際貿易學系。
-
賴佩琪(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國際貿易學系。
-
簡妏潔(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
顏耀南(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
-
魏金音(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