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王麗雲、游錦雲(2005)。學童社經背景與暑期經驗對暑期學習成就進展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4),1-41。
連結:
-
林大森、陳憶芬(2006)。臺灣高中生參加補習之效益分析。教育研究集刊,52(4),35-70。
連結:
-
陳怡靖(2001)。台灣地區高中/技職分流與教育機會不均等性之變遷。教育研究集刊,47,253-282。
連結:
-
陳淑麗(2008)。二年級國語文補救教學研究-一個長時密集的介入方案。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3(2),27-48。
連結:
-
陳淑麗、曾世杰、洪儷瑜(2006)。原住民國語文低成就學童文化與經驗本位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1(2),147-171。
連結:
-
黃芳銘、楊世安(2006)。家庭因素對國小學童環境行為影響模式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1(1),159-183。
連結:
-
黃毅志(2003)。「台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9(4),1-31。
連結:
-
黃毅志(2005)。教育研究中的「職業調查封閉式問卷」之信效度分析。師大教育研究集刊,51(4),43-71。
連結:
-
Carmines, E. G.,Zeller, R. A.(1979).Sage University Paper 17.Beverly Hills:Sage.
-
Hollingshed, A. B.(1958).Social class and mental illness: A community study.New York:Wiley.
-
Wonnacott, R. J.,Wonnacott, T. H.(1979).Econometrics.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
江民瑜(2006)。國小學生家長參與學校教育行為之影響機制探討:以高雄縣市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1),41-81。
-
行政院主計處(1992)。中華民國職業標準分類。
-
巫有鎰(2007)。學校與非學校因素對台東縣原、漢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29-67。
-
周新富(2008)。社會階級對子女學業成就的影響-以家庭資源為分析架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8(1),1-43。
-
周新富(2004)。家庭社經地位、家長參與學習與國中生能力分組關係之研究。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4(2),113-153。
-
林大森(2006)。大學指定科目考試跨考數學議題之初探。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6(2),43-83。
-
林俊瑩(2004)。社會網絡與學校滿意度之關連性:以高雄縣市國小學生家長為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4(1),113-147。
-
曾世杰、陳淑麗(2007)。注音補救教學對一年級低成就學童的教學成效實驗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30(3),53-77。
-
黃毅志(1998)。台灣地區新職業分類的建構與評估。調查研究,5,5-32。
-
台東縣政府委託專題研究結案報告
-
黃鴻文、武曉梅(2007)。我們要識字:一群國小補校中高齡婦女學生的課程觀。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7(1),69-110。
-
瞿海源主編(1998)。台灣地區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三期第三次調查計劃執行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