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職業倦怠研究在台灣之回顧與前瞻

并列篇名

Studies on Burnout in Taiwan: A Critical Review

DOI

10.6147/JHRM.2013.1303.04

作者

洪瑞斌(Jui-Ping Hung)

关键词

職業倦怠 ; 情緒耗竭 ; 去人性化 ; 降低成就感 ; 馬氏職業倦怠量表 ; burnout ; emotion exhaustion ; depersonalization ; 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期刊名称

人力資源管理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3卷3期(2013 / 09 / 01)

页次

107 - 14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台灣二個重要電子期刊資料庫進行職業倦怠相關論文之搜尋,經歸納整理後得到165篇研究論文。進一步分析與檢視後發現:以研究類型而言,因果關聯性研究比例最高,其他質性研究及方案介入評估僅佔少數。而使用測量工具之量化研究中,還是使用MBI及其架構者最多,而CBI也被引進台灣,逐漸受相關研究使用。檢視相關論文之研究對象,以教師及學校行政人員、服務人員、醫事人員及助人工作者所佔比例最高。就發表時間及數量來看,從最早1983年出現第一篇概念介紹文章,而後職業倦怠研究發表數量即穩定增加,至近十年突然以倍數增長,顯見職業倦怠議題仍受到相關領域之熱切關注。本文最後嘗試提出職業倦怠未來之研究發展方向以供後續研究做參考。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collected 165 papers concerning burnout from the two major electronic journal databases in Taiwan. After conducti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analysis, the present study found that in terms of research method, most of the burnout studies preferred to use the causal design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 only a small part of them adopted the qualitative approach and the evaluation of intervention programs. Among the measurements in quantitative research, MBI (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 and its schema were the most often employed, but CBI (Copenhagen Burnout Inventory) was also gradually adopted by the researchers in Taiwan. Teachers, school administrators, service personnel, medical staff and helping workers accounted for the highest proportion of research subjects. The first article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burnout appeared in 1983. Since then, the articles on burnout have increased stably. The burnout literature has multiplied in the last decade. This suggests that issues related to burnout have draw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academia. Lastly, this study attempted to explore the possible direction in research regarding burnout.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社會科學 > 社會學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社會科學 > 法律學
参考文献
  1. Liaw, G-F.,Cheng, M.-J.,Wang, Y.-S.(2005).A study of negative affectivity influenc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social support, stressor of role and Job burnout.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5,155-180.
    連結:
  2. 王志宏、翁振益(2010)。領隊人員情緒勞務、工作倦怠與工作滿意度之間之關係:角色認同之調節效果。戶外遊憩研究,22(4),23-53。
    連結:
  3. 王琡棻、張英鵬(2004)。台北市、高雄市國小資優教育教師專業能力、工作壓力、因應策略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資優教育研究,4(2),105-132。
    連結:
  4. 何育敏、張庭彰、何國龍、陳禾青(2008)。各級棒球選手流失因素之研究。北體學報,16,248-260。
    連結:
  5. 何金銘、黃英忠、陳錦輝、莊美娟(2005)。工作需求-控制-支持模式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以海關人員為例。人力資源管理學報,5(2),19-37。
    連結:
  6. 吳佳蓉、陳俊瑜(2009)。女性SPA美容從業人員職場壓力與壓力反應之關聯研究。美容科技學刊,6,209-223。
    連結:
  7. 吳宗祐(2008)。由不當督導到情緒耗竭:部屬正義知覺與情緒勞動的中介效果。中華心理學刊,50,201-221。
    連結:
  8. 吳宗祐、鄭伯壎(2003)。組織情緒研究之回顧與前瞻。應用心理研究,19,137-173。
    連結:
  9. 吳宗祐、鄭伯壎(2006)。難應付客戶頻次、知覺服務訓練效用兩者及情緒勞動與情緒耗竭之關係-“ 資源保存理論” 的觀點。管理學報,23,581-599。
    連結:
  10. 吳煥烘、林志丞(2011)。國中教師社會支持、教師自我效能與工作倦怠相關研究-以角色壓力為中介變項。嘉大教育研究學刊,26,25-56。
    連結:
  11. 李新民、陳密桃(2006)。幼兒教師的情緒勞務因素結構及其對工作倦怠之影響。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20,67-89。
    連結:
  12. 周惠櫻(2011)。影響護理人員工作滿足與情緒耗竭因素之探討。美和學報,31(1),115-126。
    連結:
  13. 林少龍、盧姍姍、陳曉天(2009)。心理契約缺口與情緒耗竭之關係:情緒勞動之中介角色。運籌與管理學刊,8(1),1-15。
    連結:
  14. 林木泉、吳鏘亮、陳俊賢、李仁傑、陳福士(2009)。醫院從業人員工作特質與疲勞關係之探討。醫務管理期刊,10(2),93-110。
    連結:
  15. 林英顏(2002)。組織結構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以年齡為干擾變數。文大商管學報,7(1),53-71。
    連結:
  16. 林鉦棽、賴鳳儀、黃紹慶、潘蕙韶、鍾潤富(2011)。組織公民行為與工作家庭衝突之關聯分析:好士兵症候群?。管理學報,28(1),31-47。
    連結:
  17. 林繼正、陳淑芬(2008)。建構空服員工作壓力、職業倦怠對身心健康狀況影響模式。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1),1-17。
    連結:
  18. 林耀南、楊婉如(2008)。多向度幽默感對自尊、工作倦怠與工作滿足之影響-以第一線服務人員為例。商管科技季刊,9(4),417-442。
    連結:
  19. 洪瑞斌、陳怡璇(2009)。工作倦怠歷程模式之探索:以餐飲企業主管為例。應用心理研究,43,19-48。
    連結:
  20. 范熾文(2006)。國民小學組織結構與教師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44,1-25。
    連結:
  21. 張火燦、劉嘉雯、許宏明、繆敏志、童志隆(2011)。主管心情感染與員工創新行為的關係:敬業貢獻與工作倦怠的中介角色。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1(2),1-24。
    連結:
  22. 張弘勳、蔡淑苓(2009)。台南縣市幼托園所教師工作倦怠之研究。學校行政,64,36-65。
    連結:
  23. 張瑞元、陳心懿、林金賢、施佩玲(2011)。師徒功能對工作倦怠的影響-組織社會化程度的中介作用。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1(2),71-93。
    連結:
  24. 許順旺、林瑋婷、蘇紅文(2010)。國際觀光旅館宴會廳內外場員工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離職傾向之相關研究-以社會支持為干擾變項。商管科技季刊,11(2),209-240。
    連結:
  25. 許順旺、林瑋婷、蘇紅文(2009)。職級別對宴會廳內外場員工工作壓力、工作倦怠與離職傾向之差異性研究-以國際觀光旅館為例。運動休閒餐旅研究,4(4),26-53。
    連結:
  26. 郭怡慧、蕭佳純(2011)。國中教師之工作壓力及職業倦怠之關係探討-工作自主的調節效果。學校行政,76,47-64。
    連結:
  27. 陸洛、李惠美、謝天渝(2005)。牙醫師職業壓力與身心健康及職業倦怠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27,59-80。
    連結:
  28. 曾建興、林彥伯(2008)。家長式領導行為對大學棒球運動員運動倦怠之影響。北體學報,16,26-37。
    連結:
  29. 黃英忠、黃毓華、劉錦雲、陳錦輝(2008)。工作需求-控制模式與工作捲怠關係之研究 : 以自我效能為干擾變數。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2(1),37-51。
    連結:
  30. 黃瑞傑、王豫萱、胡昌亞(2011)。羅氏「工作成癮測驗」中文版心理計量特質之檢驗。測驗學刊,58,665-690。
    連結:
  31. 黃韞臻、林淑惠(2008)。百貨公司從業人員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之分析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7(3),125-142。
    連結:
  32. 黃寶園(2009)。工作壓力對工作滿足、職業倦怠影響之研究:統合分析取向。教育心理學報,40,439-461。
    連結:
  33. 溫金豐、崔來意(2001)。高科技公司女性專業人員工作-家庭衝突及工作倦怠之研究:社會支持的效應。管理評論,20(4),65-91。
    連結:
  34. 葉婉榆、鄭雅文、陳美如、邱文祥(2008)。職場疲勞量表的編製與信效度分析。臺灣公共衛生雜誌,27,349-364。
    連結:
  35. 劉世南(2003)。組織行為再定義與新典範:西方的回顧與展望。應用心理研究,20,139-180。
    連結:
  36. 劉怡秀、潘偉華、鍾志強(2005)。運動健身俱樂部之運動指導員休閒參與、職場生涯發展與工作倦怠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2),11-24。
    連結:
  37. 盧俊宏、朱真儀、蔡巧玲、詹芳榕(2009)。台灣運動員倦怠經驗探索:文化與訓練脈絡上的省思。應用心理研究,42,81-122。
    連結:
  38. 盧俊宏、陳龍弘、卓國雄(2006)。Raedeke 和Smith 運動員倦怠問卷(ABQ)之信效度研究。體育學報,39(3),83-94。
    連結:
  39. 邱燕玲,2011,「南亞工程師過勞死獲認定」,101 年10 月26 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mar/15/today-e28.htm
  40. 鍾玉玨、朱芳瑤,2012,「太拚命,台灣過勞現象上了CNN」,2012 年10 月26 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E5%A4%AA%E6%8B%9A%E5%91%BD-%E5%8F%B0%E7%81%A3%E9%81%8E%E5%8B%9E%E7%8F%BE%E8%B1%A1%E4%B8%8A%E4%BA%86-213000684.html
  41. 林思宇,2010,「過勞死標準擬放寬,勞團支持」,101 年10 月26 日,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55758
  42. 翁裕峰,2008,「過勞死認定標準的制訂過程-一個社會學的分析」,101 年10 月26 日,取自:http://teach.med.ncku.edu.tw/stmcenter/course%20material/Course%20STM%20W005%20%E7%A4%BE%E6%9C%83%E5%BB%BA%E6%A7%8B%E8%88%87%E9%81%8E%E5%8B%9E%E6%AD%BB%E8%AA%8D%E5%AE%9A%E5%9F%BA%E6%BA%96080317%E7%B2%BE%E7%B0%A1.ppt
  43. Awa, W. L.,Plaumann, M.,Walter, U.(2010).Burnout prevention: A review of intervention programs.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78,184-190.
  44. Bakker, A. B.,Demerouti, E.(2007).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State of the art.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22,309-328.
  45. Bakker, A. B.,Demerouti, E.,Boer, E. D.,Schaufeli, W. B.(2003).Job demands and job resources as predictors of absence duration and frequency.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62,341-356.
  46. Bakker, A. B.,Demerouti, E.,Verbeke, W.(2004).Using 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to predict burnout and performanc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43(1),83-104.
  47. Brown, S. D.(Ed.),Lent, R. W.(Ed.)(2005).Career development and counseling: Putting theory and research to work.Hoboken, NJ:John Wiley & Sons.
  48. Cooper, C. L.(Ed.),Robertson, I.(Ed.)(1989).International review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New York:Wiley.
  49. Dawis, R. V.,Lofquist, L. H.(1984).A psychological theory of work adjustment.Minneapolis, 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50. Demerouti, E.,Bakker, A. B.,Nachreiner, F.,Schaufeli, W. B.(2001).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of burnout.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86,499-512.
  51. Dunnette, M. D.(Ed.),Hough, L. M.(Ed.)(1992).Handbook of industri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Palo Alto, CA: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52. Eades, A.(1991).An investigation of burnout in intercollegiate athle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ades Athlete Burnout Inventory.North America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y of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National Conference,Asilomar, CA:
  53. Edelwish, J.,Brodsky, A.(1980).Burn-out: Stages of disillusionment in the helping professions.New York:Human Sciences Press.
  54. Fisher, B. A.(Ed.)(1983).Stress and burnout in the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s.New York:Pergamon Press.
  55. French, J. R. P., Jr.,Caplan, R. D.,Harrison, R. V.(1982).The mechanisms of job stress and strain.London:Wiley.
  56. Freudenberger, H. J.(1974).Staff burnou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30,159-165.
  57. Golembiewski, R. T.,Hills, R.,Daly, R.(1987).Some effects of multiple OD interventions on burnout and work site features.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al Science,23,295-313.
  58. Häusser, J. A.,Mojzisch, A.,Niesel, M.,Schulz-Hardt, S.(2010).Ten years on: A review of recent research on the job demand‐control (-support) model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Work & Stress,24,1-35.
  59. Hobfoll, S. E.(1989).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A new attempt at conceptualizing stress.American Psychologist,44,513-524.
  60. Hobfoll, S. E.(1988).The ecology of stress.New York:Hemisphe.
  61. House, R.,Rousseau, K. M.,Thomas-Hunt, M.(1995).The meso paradigm: A framework for the integration of micro and macro organizational behavior.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7,71-114.
  62. Johnson, J. V.,Hall, E. M.(1988).Job strain, work place social suppor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a random sample of the Swedish working popul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78,1336-1342.
  63. Karasek, R. A.(1979).Job demands, job decision latitude and mental strain: Implications for job redesig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4,285-308.
  64. Leiter, M. P.,Durup, J.(1994).The discriminant validity of burnout and depression: 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tic study.Anxiety, Stress & Coping,7,357-373.
  65. Maslach, C.(1976).Burned-out.Human Behavior,5(9),16-22.
  66. Maslach, C.,Jackson, S. E.(1981).The measurement of experienced burnout.Journal of Occupational Behavior,2,99-113.
  67. Maslach, C.,Leiter, M. P.(1997).The truth about burnout.San Francisco:Jossey-Bass.
  68. Maslach, C.,Schaufeli, W. B.,Leiter, M. P.(2001).Job burnout.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57,397-422.
  69. Pines, A.,Maslach, C.(1980).Combating staff burnout in a day care setting: A case study.Child Care Quarterly,9(1),5-16.
  70. Quick, J. C.(Ed.),Tetrick, L. E.(Ed.)(2003).Handbook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71. Richardson, G. E.(2002).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58,307-321.
  72. Salovey, P.,Mayer, J. D.(1990).Emotional intelligence.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9,185-211.
  73. Schabracq, M. J.(Ed.),Winnubst, J. A. M.(Ed.),Cooper, C. L.(Ed.)(2003).The handbook of work and health psychology.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74. Schaufeli, W. B.(Ed.),Maslach, C.(Ed.),Marek, T.(Ed.)(1993).Professional burnout: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ory and research.Washington, DC:Taylor & Francis.
  75. Siegrist, J.(1996).Adverse health effects of high effort/low reward conditions.Occup Health Psycho,1(1),27-41.
  76. Snyder, R. C.(Ed.),Lopez, J. S.(Ed.)(2002).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Oxford, 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77. van der Klink, J. J.,Blonk, R. W.,Schene, A. H.,Van Dijk, F. J.(2001).The benefits of interventions for work related stress.Americ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91,270-276.
  78. Wells, J. D.,Hobfoll, S. E.,Lavin, J.(1999).When it rains, it pours: The greater impact of resource loss compared to gain on psychological distress.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25,1172-1182.
  79. 毛筱艷、梁應平(2005)。員工溝通滿意度、工作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以在臺外籍勞工為例。北商學報,7,1-19。
  80. 何信助、廖年淼(2010)。教師工作倦怠與學校組織文化之關係-以高級職業學校教師為例。育達人文社會學報,6,31-56。
  81. 何若湯、風貞豪(2006)。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工作滿意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東南學報,30,321-331。
  82. 吳秀美、劉佩芬、何雪華、陳品玲、趙慧玲、陳小蓮(2012)。最後一哩學程改善新進護理人員職場疲勞與工作表現之成效探討。護理雜誌,59(4),30-42。
  83. 吳惠琪、張學善(2011)。醫療機構護理人員情緒智慧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澄清醫護管理雜誌,7(4),12-23。
  84. 呂槃(1992)。衛生教育工作者之工作倦怠與憂鬱之相關研究。中等教育,43(4),21-31。
  85. 李志鴻(199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
  86. 林俊瑩、謝亞恆、曹靜麗、蕭明潔(2009)。工作特性、組織氣氛對學前教師工作滿意度與工作倦怠的影響:以花蓮地區為例。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1,217-258。
  87. 林菁真、王淑治、甘唐沖、高春華(2008)。圓山大飯店員工之工作壓力、職業倦怠與身心健康狀況之研究。生物與休閒事業研究,6(2),143-164。
  88. 洪瑞斌、彭心怡(2009)。關係勞動與職業倦怠之關係:以女性直銷商為例。國際中華應用心理學雜誌,6(2),12-23。
  89. 紀金山(2011)。國中學校情境與教師工作結果:以TEPS 第一波調查為例。靜宜人文社會學報,5(1),1-25。
  90. 孫德修、趙正敏、廖木燦(2008)。工作要求-資源模式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以某半導體封裝測試公司員工為例。朝陽學報,13,1-29。
  91. 翁志成(2011)。業務人員情緒耗竭之探討-資源保存理論觀點。當代商管研究,3(1),1-29。
  92. 翁志成、簡俊成(2003)。主計人員性格調節過程中情緒耗竭之研究。中華管理學報,4(1),1-19。
  93. 張曉春(1983)。專業人員工作疲乏之研究模式-以社會工作員為例。思與言,21(1),66-79。
  94. 許瓊云(1993)。臺中巿國中體育教師背景因素、控制信念、工作情境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北體學報,2,227-251。
  95. 郭生玉(1994)。影響教師工作心厭因素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7,63-79。
  96. 郭建志(2005)。職場健康心理學的機會與挑戰。應用心理研究,28,12-14。
  97. 陳欣怡、鄭淵全(2010)。桃竹苗地區縣市政府社會工作人員角色壓力、工作倦怠及社會支持之探究。社區發展季刊,129,333-353。
  98. 陳秋蓉、鄭雅文、胡佩怡(2005)。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專題研究報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專題研究報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99. 陳嵩(1997)。績優專校工科教師工作滿意度、工作倦怠與組織承諾的關係之實證研究。技術學刊,12,539-549。
  100. 曾阡茹(2008)。私立大學工作輪調、工作倦怠感及組織承諾相關性之研究-以東海大學行政人員為例。人事行政,165,39-48。
  101. 黃良傑、黃新福(2008)。證券業資訊人員工作壓力、工作壓力反應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德霖學報,22,171-192。
  102. 黃琨竣、陳俊瑜(2011)。五都基層警察主管健康促進生活型態與職場疲勞之關聯性研究。警學叢刊,42(2),121-148。
  103. 黃新福、盧志榮(2008)。離島地區警察人員「情緒勞務負荷」影響之研究。警學叢刊,39(2),55-74。
  104. 黃寶園(2009)。不同職業類別人員職業倦怠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3(1),23-49。
  105. 楊筱雲、蘇建文(1994)。影響臺北市托兒所教保人員工作倦怠之相關因素研究。家政教育,12(6),73-80。
  106. 楊蓓(1989)。台灣地區醫療社會工作人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之研究。中華民國公共衛生學會雜誌,9(1),14-28。
  107. 董時叡(2001)。工作壓力過程模式之驗證:臺灣基層農業推廣人員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10,199-220。
  108. 詹慧珊、林容慧(2004)。美容美髮從業人員行業特性與工作倦怠之研究。臺南女子技術學院學報,23(1),181-206。
  109. 廖相如(2003)。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教師成就動機、制握信念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新竹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集
  110. 褚麗絹、鄭炳仁、吳敬文(2005)。壽險理賠人員的生涯發展、角色壓力與工作倦怠關係之研究。經營管理論叢,特刊,117-129。
  111. 趙建蕾、龔建吉、吳惠琪、許哲瀚(2009)。長期照護之照顧服務員情緒智慧與職業倦怠關聯性探討。長期照護雜誌,13(1),41-55。
  112. 劉淑慧(198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
  113. 蔡依倫,陳石池,顏瑞昇,盧立華,蘇喜(2010).Emergency Physician Burnout and Its Impact on Turnover Intention.臺灣急診醫學會醫誌,12(2),48-56.
  114. 鄭安雯、羅慶徽、林藍萍、許佩蓉、徐尚為、林金定(2011)。護理之家員工職場疲勞與自覺健康狀況之相關性:性別效應分析。臺灣老人保健學刊,7(2),157-176。
  115. 鄭尊仁(2004)。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專題研究報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專題研究報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
  116. 盧俊宏(2001)。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117. 蕭金土、陳瑋婷(2011)。高職特教班教師情緒智慧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以結構方程模式分析。教育研究學報,45(1),71-87。
  118. 錢天真、陳偉玲(2009)。主管領導行為對公務人員工作倦怠之影響-以工作特性為中介變項。經營管理論叢,5(1),39-53。
  119. 謝佳容、張希文、周怡汝、張玨(2008)。探討護理人員情緒智力與職業疲潰的關連性。新臺北護理期刊,10(2),11-24。
  120. 謝佳容、謝馨儀、陳碧霞、蕭伃伶、李選(2004)。精神科護理人員人格堅毅性、因應策略與職業疲潰相關性之探討。護理雜誌,51(3),24-33。
  121. 謝茉莉(1990)。工作角色壓力、性格特質與工作倦怠之相關研究-以助人專業者為例。衛生教育論文集刊,4,178。
  122. 謝清秀、詹慧珊(2006)。美髮從業人員工作倦怠之研究。建國科大學報,25(3),71-94。
被引用次数
  1. 王敏琦(WANG, Min-Chi);蕭佳純(HSIAO, Chia-Chun)(2024)。高級中等學校教師專業發展阻礙、自我效能對工作壓力之影響-以學校支持為調節效果。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49)。1-31。 
  2. 李婉翠(2016)。不當督導前因後果之探討:以核心自我評價與知覺公平為干擾角色。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2016。1-127。 
  3. 余思樺(2020)。美髮業店長正向領導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技職教育研究所學位論文。2020。1-156。 
  4. 李宜芳(2016)。女性護理人員職場疲勞探討。長榮大學護理學系(所)學位論文。2016。1-78。
  5. 李銘益(2017)。工作要求對工作倦怠影響之研究:以工作資源為調節變項。長榮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學位論文。2017。1-68。